从电视剧、还有一些“闯关”“状元采访”等等节目中,孩子们只能将获奖与成功人士划上等号。更何况,早在消息传出来后,他们的家长就已经在家夸了半个月的李铭。
吃饭的时候说“李铭就是多吃胡萝卜才会那么聪明”。
看电视的时候说“你看看人家李铭,从小就喜欢学习。哪像你,天天玩天天玩”。
给他们看试卷的时候说“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会错,别说全国奖了,你就不能先给我拿个满分”。
总而言之,烦,烦透了。
年纪尚小的孩子们尚且不懂什么是叛逆、什么是嫉妒。
他们只觉得自己父母天天提李铭让自己很不舒服。而这种不舒服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想法,“为什么李铭要考那么好”以及“为什么我跟李铭同年级”。
至于说家长有错,那是不可能的。小学生能不能意识到家长也会犯错还是一个问题。家长在他们心目中是没有错的,因为犯错的总是自己。于是他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与自己同年级的李铭有错。
没有一个人喜欢以同龄人作为榜样。他们更喜欢以年长人作为榜样,因为年长的人有更足够的理由令其憧憬,也更有足够的理由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不足。
而那不足,往往不是先天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