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琳就在这些图书中,逐渐学会了思考。
不是思考微积分、概率论,也不是思考舍友、同学的人品与道德。而是在思考,她所生活的世界几分真?几分假?
父母的话可以信吗?同学的话可以信吗?书本的话可以信吗?它们到底是真实的,还是仅仅为欺骗笼中鸟而制作的生态花园呢?
舒琳不断思考、不断将理论与现实进行对比。渐渐的,她发觉世界或许不是那么回事。
母亲每周打过来的问候更像是在对她的朋友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母亲。
父亲则是将他的事业情怀寄托于自己身上。他苦于本科学历许久,事业基本没有上升的可能。于是便将自己物色的好专业、好公司给了女儿。等她积累了一笔钱,再去完成他的商业帝国。
而同学间的情谊更是可笑,只有在有利可图的时候才会提起“我们是同学”。比如b,平时从不打扫宿舍,等她值班时,就会说,“我还有事。你替我打扫一下吧。”
而如果她拒绝了,b就会接上一句,“我们是舍友,帮忙一下不会怎么样。下次我也帮你扫回来。”
世界变得不一样了。
舒琳看见的东西不一样了。
“人类总是会把新买的东西当做玩具,到处把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