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去想父母的事,他们生你养你骗你,已经是仁至义尽。他们没有欠你什么,所以你也不用去要求太多。
你是一个成年人,需要自己思考、自己奋斗、自己去寻找幸福。
悲伤与痛苦,反而成为舒琳人生剧本里的杂音。
如果她没有意识到爱的谎言,那她一生会浑浑噩噩地度过,接受父母替她选择的学校、专业,以后再接受父母替她选择的公司、丈夫。或许她会很幸福,又或许她不会。
但总而言之,自那天之后,舒琳心中的另一个存在觉醒了。
那是名为“自我”的存在。
她冲破了旧有的牢笼,开始寻找起过去不会接触到的【世间的真实】。
舒琳后来经常去图书馆。
“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彷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们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不可思议,高中时最讨厌看到的作者、最讨厌看的书籍,如今却能看得津津有味。
“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长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