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邻一首的学子,很快就沉寂了下来,一个个都陷入了沉思!
没等一众学子思索完公孙明烨的深意,第二首诗也被御林军将士挂在了宫墙之上。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ps:凌烟阁是供奉为大周做出巨大贡献的重臣的地方!)
在挂完这两首诗之后,公孙明烨就不再话,让人压着陈不息,已经昏迷过去的赵不止就回了宫城内,留下一众学子看着这两首诗。
原本还想着请愿的学子的注意力都被这两首给吸引了,加上领头的陈不息和赵不止被带走,也就没继续闹事,反而不少人取出了纸张开始临写公孙明烨的两首诗。更有一些书法爱好者开始模仿起公孙明烨的笔法。
“你觉得这两首诗如何?!”书生甲问道。
“好!”学子乙竖起了拇指夸赞道。
书生甲以手扶额,无奈地道:“唉,我要你来这个好字吗?我自己不知道写得好吗?我是想问,你觉得公孙大人这表达意思截然相反的两首诗是什么意思?!”
“感觉像是在勉力我们投笔从戎!给国效力!你看那两句,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就是在勉力我们,为国效力登台封侯吗?!”学子很喜欢公孙明烨写得(抄得)第二首诗,倾向性很明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