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瑜生却是做过市场调研的,知道杀猪就得有杀猪的气势,而气势,首先得体现在语言上;不需要一张嘴便很黄很暴力,起码你得中气十足;而中气足,嗓门大则是首要条件。
于是,陈瑜生瞪一瞪眼,刻意粗着嗓门道:
“干什么?没见我们家伙齐全啊?肯定不是来杀人就是来杀猪的嘛。”
汤山见陈瑜生用语太过鲁莽,不像个做生意的样子,在旁将其衣角拉了一下。汤山的看法是,即便是杀猪,也得讲究和气生财。他赶紧讪笑解释道:
“我们是杀猪匠,请问,村里有没有猪需要请人杀的?”
村长模样的人恍然大悟,上上下下打量两人:“噢,你们是屠夫。可看着不像呀。”接着双手一摊,“年纪轻轻,细皮嫩肉的,哪儿有点屠夫的样子?”
陈瑜生刚要答话。这时旁边恰好走过一个流里流气的中年男人,接口道:
“你们两个毛都没长齐,还敢来杀猪?我看是被猪杀还差不多。”
汤山转头一看,此人四十上下,尖嘴猴腮,下半身裤脚一长一短,上半身衬衣没一粒扣子,敞开着满胸的排骨,完全一副吸毒犯的模样,说话又阴阳怪气,很有点挑衅的意思。
汤山知道遇上不正经人物了。乡下的二流子,通常比城里的小痞子更难缠。一个处理不当,就要重演《水浒传》里杨志杀牛二的戏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