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文天祥也是象棋史上第一个创制残局的人。
此后文天祥一发不可收拾,稍得空闲,哪怕是在戎马倥偬之际,即静心创制、或遴选精彩残局编入《玉帛金鼎》之后。至1283年文天祥英勇就义之前,《玉帛金鼎》已成完整的残局书谱,合计四十局,全部冠以四字成语,以最初的“玉帛金鼎”始,而以“单骑见虏”终。
单骑见虏,明显源自文天祥在《指南录后序》中记载的出使蒙元之事。以政治军事融入象棋残局,也是始自文天祥。
当时和后来的人们很难想象,弈棋在爱国志士文天祥的生命里,占据了如此重要的地位。
众所周知,早在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文天祥官江西提刑,平反陈银匠冤案之后,被台臣黄万石以“不职”论罢,将其逐出官场。
文天祥回到江西吉安老家,打算在玉帛山上修建一座别墅,以诗酒弈棋为乐,不久便开始动工。此后日日来往山中,朝往夕返。
然而,文天祥注定是个不能过闲散日子的人,此后近二十年间,他在官场上几进几出,直到1283年英勇就义,这座理想中的别墅,始终没有修建完成。
但是,他却惮心竭虑完成了一部、很可能是中国象棋史上第一部残局谱。做这么一件看似与家国之难无益之事,难道真的是因为他的游戏心态在作祟?
很显然不是。怎么都无法让人相信,文天祥在与蒙元作战之际,或单骑逃亡的日子里,甚至身陷牢狱之中,还有心情去创制什么棋谱。除非,它根本就不是棋谱。
是的,《玉帛金鼎》不是一般的棋谱,后来有很多人认为,其间埋藏着一桩事涉家国的重大机密。而这桩不得不融入棋谱中的机密之事,除了江西弈派的灵魂人物文天祥,当世没有第二个人能完成它。且就当时而言,能够从棋谱中索解、还原机密之事的,除了文天祥自己,不超过五个人。
在文天祥遇难近三百年之后,有一个人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文天祥最初写《玉帛金鼎》所使用的那方砚台。此人指着砚台背后的铭文,对友人慨叹,假如文天祥不是身陷囹圄,假如能够索解《玉帛金鼎》的五个人没有过早身死,那么,宋元之际的历史,很可能会改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