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恐怖·灵异 > 探险揭秘 > > 第四十七章:五年前的探险 (1 / 3)
        第四十七章:五年前的探险

        陆游明眼前还是浮现着五年前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探墓之旅??????

        故事要从陆游明拆迁二龙山说起,他机缘巧合之下,在一户老房子里面发现了一块石碑,他就让余石和余磊想办法弄到了自己的仓库里面!

        经过余石他们的清洗之后,发现这块石板刻的是篆书,当时陆游明也没有太在意,也就让余石找个专家翻译一下。

        可是,等余石把翻译的文字交到陆游明手里的时候,他简直兴奋的一夜没有睡着觉,原来这些篆书是南北朝一个守陵人后代留下来的。传到他的时候正是大宋末年,当时元兵南下中原,铁骑之下,寸草不生,彭城当时又是兵家必争之地。他仅有一个幼子,尚未蒙事,唯恐自己被乱兵杀害,无奈之下,就用篆书刻与石板之上留给后代。

        也许是天意,也许是人为,最后的故事就不得而知,但是唯一留下的这块石板却被后人一代代的珍藏,也许是后人都没有发迹,也或者是没有什么文化,这块石板最终沦为他们庭院之中的石桌。就这样饱受着日月斑驳,风雨洗礼,一直到陆游明发现的时候,自己都已经模糊了。

        这块石板纪录的大体意思就是,南北朝一个王爷的墓葬,这个王爷有个忠诚的将军,他职位是殿前护卫将军。王爷对他非常信任,等王爷死后葬于二龙山谷,临终遗命这位将军,让他从此隐姓埋名,从他和他的后代开始,都要为这个王爷守陵。不得让外人盗取王陵,如果存在异心,那么将会受到严厉的诅咒。这个将军,就是写这块石板这个人的先人??????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古时候的人比现在人愚忠、听话。一句嘱托、一句命令,你就要几代人为恪守这份职责而鞠躬尽瘁!如果,这件事放在现在,不仅没有人会答应,你想想,谁愿意放弃大好的青春年华,红尘中的繁华来给你守陵。就即使答应了,那等你死的那天,也就是他掘你墓的那天??????

        这件事对陆游明触动很大,至少从当初的猜测变成了事实。陆游明自从生病的那天开始,他的内心就渴望彭州市传说的‘贞妃冢’墓穴是真的,如果‘贞妃冢’这件事是真的,那么‘洗髓枕’这个传说就有可能是真的。

        于是,他第二天早早的起床,把余石、余磊叫来了,余石、余磊两兄弟说白了就是民间盗墓的阴子,有些能耐,传言他们是卸岭派的传人。

        这盗墓也是讲究学问的,没有一些过硬的看家本领,是根本不能吃这行饭的。他们每天都是一脚踏阳,一脚踏阴。这个盗墓帮派又分为四个派系,分别是摸金派、搬山派、卸岭派、发丘派。

        摸金派又被称为摸金校尉,雏形始于战国时期,精通“寻龙诀”和“分金定穴”,发丘将军到了后汉才有,又名发丘天官或者发丘灵官,其实发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枚铜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但是,这枚铜印在盗墓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搬山派,也称搬山道士,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其中行事最神秘的当属“搬山道人”,他们都扮成道士,正由于他们这种装束,给他们增加了不少神秘感,好多人以为他们发掘古冢的“搬山分甲术”是一种类似茅山道士的法术。卸岭派也叫卸岭力士,介于绿林和盗墓两种营生之间,有墓的时候挖坟掘墓,找不着墓地时候,首领便传下甲牌,啸聚山林劫取财物,向来人多势众,只要能找到地方,纵有巨冢也敢发掘。

        经过他们几个人的商量,这件事还是很难办理,仅仅凭一块石碑很难断定墓穴的方位,毕竟二龙山谷连绵环绕,足足有几十公里。再说,此事已经年代许久、无从考究,甚至不知道墓葬是不是已经被先人盗取过,也未可知!这件事一度又陷入了茫茫之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