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情况下,在内分泌功能下降时,需要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把它运动起来(当然也要防止它突破安全线)。“把它运动起来”的手段,就是精神的、行为的、物理的、化学的等等,我觉得主要是精神的和行为的。不同的精神状态,必然有不同的内分泌平衡。这就是所谓养生的一个内容。
把内分泌调整好,不仅会对人的身体和心情有好的影响,而且某些疾病还有可能会被治愈,特别是一些精神疾病。一些精神症状之所以难治,可能并不在精神上,而在内分泌上。例如恐惧症患者,他知道自己不应当怕,但就是怕。这是内分泌在“怕”。药物也许可以解决问题,而通过精神调节进而改变内分泌,也许也可以做到。
我设想医学应该有内分泌指导,医生根据对象的体质、生活习惯、工作性质(例如运动员)和生活环境等,指导其做什么不做什么,吃什么,想什么等等。
§海豹姑娘,为什么你现在才提出这个想法?这是不是太晚了?
§因为我是在失去了自己的身体,失去了内分泌,一切都失去了,只剩下意识残余之后,才看清的。
§人的身体(包括精神状况)是非常“说不清楚”的。这种情况就像dna:大量“垃圾”存在着,而起主要作用的及主要表现的才是值得关注的。人的精神现象、身体现象非常庞大,非常复杂,非常多样,但它有一个总体上大致可以把握的东西,例如身体状况大体上健康或有什么病之类,精神大体正常不正常之类。小的反应、状况非常多,只要不成为主要状况,可以视为垃圾。这可以说是主流和支流、主干和枝节的关系。虽有沉渣浮泛、鱼龙争喧,但河流一泄千里。
人就是个概率,其表现并非全部都是有意义的、一致的。看一个人要看他的主体。身体情况也是如此,所以说,一个人是否健康,这是个概率。
过度关注自己,不能宽容自己,不承认自身存在大量的垃圾,就不可能有好的身体和精神。
§可惜呀,咱们现在是连垃圾都没有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