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玉不再坚持了,她明白大哥的意思,沈家将茶叶都卖给陈家还不是看在她的面子上?不过各有各的好处,沈家只专心采茶加工就行,到时候陈家一定将所有茶叶报销。陈家山头固定,量基本上也固定下来。就没必要跟别的商家去抢山头,这也是省心之处。
孩子们不会关心那些,茶叶采集的差不多的时候人们背着装满鲜茶的背篓和布袋全部回来。这是知道母女两来了,不然大家会吃一些干粮晚些回去。
冰兰被表哥表姐们带着去摘了很多果子,最多的是随处可见的芒果,菠萝之类,还有一些不知名字的果子。舅舅去竹林刨了几个竹笋回来,男孩子们真的去河里抓了鱼。
舅妈跟表姐们做着各种吃食,舅舅们将才来的新茶叶晾晒在竹篦子上除除水汽。饭后就能杀青。杀青是做茶的第一道程序,往往茶农将采摘来的鲜茶叶经过杀青,捻揉,晒青后得到的毛茶才卖给茶商。
当然有的也会卖鲜叶,鲜叶不能放久,那种情况是茶园离着收购者近,或茶商直接在茶农收茶加工出毛茶带回去。毛茶带到作坊经过再加工才是茶饼、沱茶,茶砖。喜欢喝绿茶的就是另一种工艺。
就如冰兰外公家,年年会选最好的春茶做一些留着自己喝。作为沈家的女儿,沈秋玉也会分到一些。冰兰喝过,与毛料的口感不一样,多了香气,少了苦涩。
车夫还在,沈秋玉带来的东西更实用。都是这里百姓生活必需品,布料、盐巴、火腿,点心,药材。外婆将东西小心收起来,不管是什么,只要是外面的东西到了这里都无比珍贵。
交通太不方便,路途遥远,这是所有人的无奈。表姐小心翼翼称量着大米,计算着这次应该用多少。他们村山地多,家家的田地少,每年水稻产量满足不了一家人的口粮,缺少部分只能从外面买入。
山坡上种植着玉米和红薯、土豆等物,混合着吃,勉强够。全家的经济收入基本来自茶叶。全家的开支也来自茶叶,别的倒是好说,唯独盐是最贵的。他们离着盐产地远,盐重,造成的结果就是运来的盐贼贵。三两茶叶换不来一两盐是常有的事。
饭后沈秋玉让车夫先走了,三日后来运茶。这两日沈世平兄弟会将家里和村里做出来的茶收集一下。家里的茶还要采,沈秋玉决定留下帮着家里干点活,以前又不是没干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