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腹嬷嬷赶紧回话:“回娘娘,二十九皇子今年九岁了。”
“九岁。”皇后沉吟着,却完全想不出珍贵妃和二十九皇子的模样。原因无他,珍贵妃之前只是一个美人,连每日来给她请安的资格都没有,根据宫规是初一十五来请安。后宫的女子多如牛毛,一个小小的美人实在无法引来她的注意。
大燕因为经历过两代后宫倾轧太过严重,皇室子嗣凋零差点皇位旁落的危机,所以之后的皇帝都很在意后宫,争风吃醋没关系,但要是谁敢往皇嗣上伸手,那就死定了,家族也会跟着遭殃。这个规矩延续了几代,使得大燕皇室的子嗣越发丰盈,到了这一代的齐皇,更是足足有三十一个皇子(不包括早夭没序齿的皇子),即便生母位分小,也能亲自抚养孩子。
皇后看着那么多皇子降生,早就麻木了。心中想着要防备,可哪里防备得过来?成年的皇子就一大堆了,根本分不出心思到未成年的皇子身上。
因此真不怪她对二十九皇子没印象,连年岁都记不住。
九岁的皇子,能成什么事?皇后松了一口气,又得知珍贵妃的相貌也并不出色,在百花齐艳的大燕后宫只能算个中上,就更奇怪了:“陛下看中了她什么?难道她出身很好?”宫中女子晋升,不是母凭子贵、获得陛下宠爱,就是沾了家族的光,可珍贵妃真的让人毫无印象。
心腹摇头:“奴婢记得珍贵妃是昭荣二十三年大选进宫的,那一批留牌子的秀女出身最高的就是咸阳国公府的嫡女,就是现在的宜嫔。”她仔细想了想,“珍贵妃似乎只是一个翰林的女儿,现在她的娘家父兄有没有升官,奴婢就不知道了。”
“去查。”皇后沉着脸说道。老二在五年前被禁足,后来解禁了却再也拿不到什么好差事,最近正在修陵呢。庄贵妃的儿子生得多,前几年全力支持老七,这两年八皇子也起了心思,贵妃一系反倒是起了内讧,让她的儿子老四借机得了不少实惠。眼看着自己儿子就能一枝独秀了,怎么又多了一个珍贵妃?这让皇后非常不安。
可宫中众位娘娘还没来得及“宫斗”新晋升的珍贵妃,齐皇就下了一个旨意,册立皇二十九子显为太子。在这道旨意引起的震动之下,封皇四子和皇七子为王的旨意就显得很微不足道了。
圣旨是瑞和拟的,亲自捧上去给齐皇盖章的,可以说这件事他是第一个知道的,可见齐皇对他的信任。圣旨下发,各处都震荡起来,也有不少人来找瑞和打听消息,瑞和一概没接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