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眼下这个盘子,青花发色灰暗,一看就是国产画料所绘。然而,阿虎并没因此就否定它!他淡淡地问道:“你是说——这是玉溪窑?”
“大行家啊!跟您比起来那些专家全是狗屁!有多少人都不知道有玉溪窑的存在啊!”小胡子显得非常激动。
小胡子说得没错!的确,很多行里人对这个始于宋代并终止于明代的云南玉溪窑口是很陌生的。在行里,一提元青花的鉴定,动不动就是颜色浓郁的苏麻离青进口料。但其实,景德镇产的元青花当中的确有部份是国产彩料画的。
还有就是玉溪窑。很少有人知道,早在元代,玉溪窑工便开始以国产料绘画制作玉壶春瓶与碗盘、罐类青花瓷器。而这种画料烧出来的瓷器,恰恰是这种很灰暗的颜色。
阿虎并没有被小胡子的迷魂汤灌晕,而是把盘子翻过来又看了看,又翻回来看了看。没错,特征很明显!盘子外侧绘画的是元青花典型的仰莲纹,俗称板凳脚。仰莲纹画得很独立,这种莲瓣与莲瓣之间“不共边“的特征是区别明代以后瓷器的重要特征。葫芦叶画得似乎也很流畅,能看得出绘画者的功底。但是阿虎还是把它放了下来。
“怎么?不喜欢?这真是玉溪窑的元青花啊!”小胡子发现阿虎站起身来,显得有些着急。
“没有没有,只是不对我的路子,再看看吧!”阿虎不再多说什么,而是转身离开。
“看来好久不逛摊真要落伍了啊!”阿虎心里暗暗想道。他对刚才这件元青花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高仿!很厉害的高仿!诸多特征表现得似乎都对,甚至连手头份量都与真品接近,但是底足!底足却让这件盘子在阿虎面前现了原形。
猛看起来,盘子的底足真有一眼:底部不施釉,有轻微的“跳刀痕”,在胎釉结合处有一线“火石红”,但就这红石红却是一个败笔,颜色红得过了头,明显为人为处理。底足上出现釉斑是正常的,但这釉斑看着却非常刻意,明显是专门甩上去的。看来连这不出名的玉溪窑都开始有仿的了!
这种高仿品显然只针对业内的资深行家才产生杀伤力!阿虎开始觉得出来一趟并非完全无用,至少了解了点行业动态。
再往前是个专门卖唐宋老窑瓷的摊儿,阿虎几乎是用余光就能看出假来:那几个定窑碗的尺寸大得能洗脚,估计“国宝帮”指认假为真,顽固不化的特定人群一定会很喜欢!还有那个“汉代的盘口大壶”,绿釉开片细小均匀得跟宋代哥窑瓷似的,穿越啊!阿虎本身就喜欢老窑瓷,连袁启的瓷器知识还是跟阿虎学的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