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起共同创立了一本纯科幻的杂志《立方光年》,出了好几期杂志。我最臭屁的就是有幸当过其中一期的副主编。那一期终于有了印刷相对精美的杂志。那个时代依然没有photoshop,所以里面的插图和板式只能由我很粗糙地画一下。
说到小说的创作,其实是在我的高中阶段。那时候终于有位语文老师开始注意到了我的作文。她发现只要是让写记叙文,我都会用大半本作文本去写一篇科幻小说。在她的重视下,我的作文开始成为在班里宣读的范文。我也开始对一些杂志试着去投稿,终于在四川的《科幻世界》杂志那里,我领到了有生以来第一笔稿费。
长大以后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忙于工作,并将青少年时期的创作激情压抑在对现实的挣扎之下。直到十几年前,我又试着写一部长篇小说。每写好一集便匿名发在某个论坛里,居然也有了一些忠实的读者。
这些读者不少就是我的朋友和同事,但他们不知道是我写的,还向我推荐这部小说。记得最有意思的是我的同事在隔壁高呼:“席总快看,又出新的一集了!”而我在隔壁偷乐着去写下一集。
这种激情没能延续多久。几万字之后自己便被生活和工作当中的繁琐搅得再无激情,于是作罢。
现在想想自己的确经历了很多的行业,这些经历甚至是“弯路”现在看起来却成为了今天创作的素材和来源。
记得有个人说过,一个好的作家写出的小说从某种意义来说一定是自传。我觉得这话有一定道理。很难想象一个生活阅历浅薄的人能创作出一个好的作品。
不惑之年后,我终于再次拿起了笔,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珠玉传奇》,少年时天马行空的创作力已被成年人的理性和谨慎所代替。唯一尚存的却是儿时的梦想。
“人活这辈子里,能做一件真正让自己喜欢的事儿,能实现儿时的梦想,这辈子就可以了!”。好友高高如今已经开始用老花镜看小字了。他告诉我,这是他女儿对他讲的话,如今他转赠给我。我很感激他的鼓励,真心的感动
有人问我为什么《珠玉传奇》的每一章的标题都是两个字,我想这也许是一种对“卫斯理”的致敬,对青春和梦想的致敬。而这些记忆,将永远收藏在我心中的博物馆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