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人被历史误解了,赵佗建国是起兵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当地士民的拥戴下,建立了占地千里的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象郡是辖今广西西部。
桂林郡位置约在今广西一带,具体位置是应该是在现今桂林市,但现在人们传说赵佗葬于番禺,就是现广东广州,我觉得有失偏颇。
首先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明确的记载了,赵佗起兵并桂林郡和象郡建立的南越国,而当时的广东其实并没有列入赵佗的势力范围。
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秦始皇在统一南越后把南越分为三郡,一为桂林郡,二乃象郡,三就是南海郡也就是现今的广东。
秦始皇第一次派人征战南越大将乃是任嚣,不过可惜任嚣当时急功近利,在还没熟悉当地环境和情况的时候,就贸然攻打南越导致大军还没渡过岭南。
就因为水土不服和南越毒虫等众多因数战败,任嚣首战南越失败后,秦始皇才派了屠睢代替任嚣去攻占南越。公元前223年屠睢被拜为国尉领五十万大军出征。
当时征战南越的主将是屠睢副将才是赵佗,两人前后征战南越三年有余,后屠睢对当地抵抗的人大开杀戒,使得南越当地土著人对屠睢极度仇恨,后来屠睢在来到西江畔的三罗地域时,被当地的土著人埋伏所射杀。
屠睢战死秦始皇这才第三次任命了原主帅任嚣为主将副将还是赵佗再次征战南越,至此南越也在任嚣和赵佗带领的几十万大军之下摧枯拉朽,南越也被彻底征服。
后任嚣作为主将自然是坐镇南越最为富裕的南海郡也就是广州番禺,赵佗则坐镇桂林郡和象郡之后秦朝灭亡,接着赵佗的唯一威胁人物任嚣也随之病逝。
赵佗这才起兵并桂林郡和象郡刮地称国的,在之后的几年赵佗称王后才再次出兵收复了南海郡把任嚣的儿子任天刑割除职务,贬南越国一员文官,这才是赵佗称王立国称帝的所有经历。
也正因为历史的偏差和误解导致了后人无人知赵佗墓所在,现在流传的最广的就是赵佗墓在广州,大致位于古番禺城的城西南、城西、城西北、城北、城东北等说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