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章
第二天,周末。柳莉在9点的时候发了个地址,说是她们家,让我们过去。
我和二饼商量着是不是该买点东西带去,二饼一辆不屑,“又不是去见丈母娘,你还买什么东西呀?是不是看上人家了?你小子,心里起坏主意了吧?”
我懒得理他,这小子损起人来嘴比刀子还狠。习惯了就好。
不过还是买了点常规的礼物带着。打车到了柳莉家的小区,本来还准备问的,一到小区门口,却看见她站在小区门前等着呢。
柳莉身着一身卡其色运动套装,长发扎成马尾,脸上没有着妆。素颜更显五官端正,上衣袖子挽到胳膊肘,干净利落。完全颠覆了昨晚的印象。
她看到我们,微微一笑,这是第一次见到她笑,不那么的冰冷,但也不是那种很暖人的感觉。
接过我手中的东西,低声说句谢谢,就带着我们向小区的内部走去。她家的房子在小区在最南面,她说母亲喜欢没有事的时候喜欢晒太阳的。现在的小区采光都不是很好。加上母亲的年龄也不小了,就买了最南端的二楼,都是为了母亲考虑的。
从这个细节看,柳莉是个细腻的女孩子,处处为了母亲。相比较,我就是一个浪子,几乎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有时间也不回去陪陪他们。罪过!
来到柳莉的家,开门的是一个中年女子,一脸和气,短发,着装朴素,典型的知识分子模样。客厅里装饰很简朴,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几个大的书橱摆在东面和西面,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满书籍,书香气息特浓。
简单寒暄几句,分别落座。柳莉从里屋拿出一个纸箱放在茶几上。我能猜出,纸箱里面一定就是青花瓷罐。果然,柳莉小心地打开纸箱,把一个几乎和我家那个一模一样的罐子拿出来,放到茶几上。
我和二饼都不由自主地凑过去,罐子大小形状花纹类型都相差无异。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个和我家那个应该是同一批出窑的。我们反反复复地看了还几次,就没有找出什么有价值的线索,看来从罐子上是找不到突破口的。
我问柳莉的母亲:“阿姨,当年叔叔是什么时候失踪的?他留没留下书信之类的东西?还有,他那时候是在哪里服役的?有照片吗?”
阿姨叹了口气说:“照片还有,莹莹去拿出来给小滕他们看看。”哦,柳莉的小名应该叫莹莹啊,多可爱的小名。
在柳莉去拿照片的时候,阿姨告诉我们,他和柳莉的爸爸是发小,一直上到高中,后来柳爸爸入伍了,一开始的服役地点是在山东菏泽,后来他们结婚之后,调防到另外一个地方,但是柳爸爸却守口如瓶,没有具体说在哪里。就是寄信,也没有落款和邮戳。在柳莉4岁的时候,1989年的冬天,他回来过一次,除了带一些常规用品之外,还带着这个青花瓷罐,临走的时候,告诉她们。要去执行一项任务,可能要很长时间不能回来,可是到了第二年的春天,部队来人告诉她们,柳爸爸牺牲了,在一次任务中失踪了。那时候柳妈妈感觉天都塌下了,伤心欲绝的甚至好几次想去自杀,要不是有柳莉支撑着,或许早已走上了不归之路。
柳莉从里屋拿出几张照片,二饼先接过来,我凑过去,一起看照片。第一张照片是一个年轻帅气的军人,应该是柳父军装照,还是老式的65式军装,照相时应该入伍不久,虽然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但眼神还是透露出一点稚气,还要一点点的骄傲和满足。第二张是一家三口的照片,小两口并排站在在一个公园门口,从远山的轮廓可以看出就是在凤凰山公园的门口,柳妈妈抱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女孩,应该就是柳莉了,一脸的不耐烦的样子,不想去配合照相。柳父还是穿军装,只不过换成了新式的85式军装,更加显示出柳父的英姿飒爽。
关键的是第三张照片,是柳父一个人的照片,这张是彩色的了,但是景依然很陌生,远处是连绵的山脉,他站在一面墙前面,墙上隐隐约约的有一些没有覆盖好的标语,细细辨认应该是毛主席语录,但具体句连贯不起来。柳父一脸沧桑,很疲惫的样子,可眼神依然坚毅!在照片的右上角,有一个不起眼的黑影,像树枝?还是其他说明东西?反正看得不是很清楚的。我问柳妈妈,知不知道这是在哪里照的?柳妈妈说不知道,问了一次,但拒绝回答,说是纪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