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于外界的感知主要是通过眼睛、耳朵、鼻子、口唇等器官来实现的,其感知内容包括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等部分组成。除此之外,人还有一些隐藏的感觉系统,比如说第六感觉。所谓的第六感,就是人类除了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之外的另外一种感觉。有的人说人的第六感是与生俱来的,而有的人却说人的第六感是后天获得的,其实两种说法都有一些道理,不能否定其中一种说法,也不能肯定其中一种说法,它们都有着各自的论据。
人第六感的标准名称是“超感官知觉”,从这一个名称就可以想到这一种感觉超越了感觉器官的层面。第六感又被叫做“心觉”,这一种感觉解释起来很简单,它就是指人类通过前五觉的刺激,反应给大脑某个未知细胞或器官所体现出来心理感觉,比如说快乐、悲伤、恐惧、痛苦等心理表现。第六感可以说是意识的感觉或存在的感觉,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第六感就不会有存在感。
在心理学上一般认为,“第六感”这个词与“直觉”大致吻合,描述直觉不只是“第六感”这个词,其他还有预感、灵感、洞察力、内在的声音或预兆。直觉是指没有使用五官反射作用而产生的感觉,而“第六感”和“潜意识”这个词在定义方法上是相同的,它们是一个集合的排除法的界定,可以说第六感是潜意识的漂浮物。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第六感主要是指一种超自然的感觉,预知推断是它最高层次的感觉,既然有第六感,就可以有第七感,第七感在佛学上叫“末那识”,一些能够进行心灵交流的得道高僧可能就是掌握了更高层次的感觉。
除了第七感和第六感,还有第八感,它是指宇宙意识和集体意识,有的人将之称为空间感,在佛教上这一种感觉叫“阿赖耶识”,包含万事万物诞生以来所有业力、缘法。除此之外,人们相信人类还有未知的第九感!
人类的感觉方式是这样的,说着很简单,研究起来却非常复杂。而其他地球生物的感知方式与人类并不是完全相同,比如说一些昆虫的感觉还要依靠它们的触角。对于那些拥有触角的昆虫来说,触角是它们重要的感觉器官,它们的触角主要起嗅觉和触觉作用,有的还有听觉作用,有的昆虫的触角甚至拥有辨别空间方位的作用。在那些有触角的昆虫的生活之中,触角可以帮助它们完成通讯联络、寻觅异性、寻找食物和选择产卵场所等活动。
还有一种特殊的哺乳动物,这种动物叫蝙蝠,它们会发出尖锐的叫声,再用灵敏的耳朵收集周围传来的回声。回声会告诉蝙蝠附近物体的位置和大小,以及物体是否在移动。这种技术称为回声定位法,它可以帮助蝙蝠在黑暗中找到方向以及捕捉猎物。
人类发现蝙蝠的这一种回声定位的作用之后,就开始利用回声定位这一种技术。在人类生活中,回声可以用来测鱼群、潜水艇和沉到海底的船的具体位置。有些船上装有回声测深器,这种仪器会把声波送到海里,经过反射之后又被其他的仪器接受。回声传回船上所花的时间,可以用来算出船下任何物体的形状和位置,它也可以用来画出海床的深度和轮廓。这种技术也被称为声纳,它的意思是声音的航行和测距。声纳是很灵敏的,它可以分辨一条大鱼和一群小鱼,这对于一些海洋作业来说可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利用蝙蝠的这一种回声定位原理,人类还发明了雷达,雷达的意思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就是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它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方位、高度等复杂信息。这些距离的测量,都要使用到基础物理学之中的一些原理,比如说相对路程的测量,其中可能涉及到追及问题,也可能涉及到电磁波的传播问题。
对于雷达的出现,还要与人类战争联系起来。雷达是由于一战期间英国和德国交战时,英国急需一种能探测空中金属物体的高级技术,这样英国就能在反空袭战中搜寻德国飞机。二战期间,雷达被广泛应用,它就已经出现了地对空、空对地的搜索和轰炸、空对空的截击和火控、敌我识别功能的雷达技术。
而在如今的人类世界之中,这一种技术同样被广泛的应用,不过发射波不再是电磁波,而是一种全新的辐射波,这一种辐射波相比于电磁波来说具备了更多的优点,而且它们受到环境的影响也很小。
如今人类的雷达技术主要是应用于宇宙航行之中,通过使用雷达技术,人们甚至可以实现短途的导航,这就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