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月球没有浓厚的大气层相比,人类曾经赖以生存的地球则要显得更加独特一些。看过了月球的表面之后,李勋的视野很快又回到了远处的地球之上。远远看去,地球在缓慢地运行着,因为当天的日子并不是在阴历十五的前后,所以李勋看到的地球并不是一半光明一半黑暗,在现在的角度看去,只有五分之一的地球表明出现了太阳的光芒。而在那五分之一的地球表面,可以看到蓝色的海洋,灰绿色的陆地,以及乳白色的地球大气。
这就是从月球正对地球的那一面上看到的地球的圆缺现象,只要有阳光照射在地球正对月球的那一面上,从月球正对地球的那一面也就可以看到地球上出现的光芒。
月球的圆缺变化在古时代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惑不解的谜题,但是到了科技文明时代,人们对此也有了一些正确的认识。月食并不是古人所说的天狗食月,而是在晚上的时候,当地球、月球和太阳三点一线,而且地球处于中间的位置的时候,地球遮挡住了太阳照射到月球上的太阳光,使得月球正对地球的那一面没有阳光的照射,就出现了月食的现象。
日食的产生也是与之相类似的,在白天的时候,当太阳、地球和月球三点一线的时候,月球处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这个时候,月球就遮挡住了太阳照射到月球上的光芒,日食的现象就出现了。
日食和月食虽然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它们之间也有所区别。虽然日食和月食都有着全食和偏食,但是月食并没有月环食,而日食却有日环食。
对于近现代的人们来说,没有月环食的解释是很简单的,就是地球和月球的相对大小。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当然没有地球庞大,所以在月球整个遮住太阳的时候,因为地月之间的距离不同,就会出现日全食和日环食。但是因为地球的体积要大于月球,而月球与地球的相对距离的变化的程度是有限的,所以当月球到达地球和太阳之后的时候,因为地月距离的限制,并不能形成月环食。
除此之外,月食和日食还有着很多的区别,但是这些天文现象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已经不再神秘了,它就像是一道风景线,给予现在的人们不同的美的享受。
在李勋为远方的地球母亲感叹的时候,他们在不知不觉之间却已经着陆在了月球之上。着陆之后,李勋和玄灵像之前一样离开冬眠舱室,回到一层楼,带上他们自己的东西,就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离开了宇宙飞船,走在了月球的路面之上。
在以前,地球上的一个人类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时候,迈出的第一步是这样来形容的,这是他迈出的一小步,却是整个人类迈出的一大步。到了今天,很多人都有机会踏足月球的地面,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没有了踏出的一小步其实就是一大步的说法,但是人类在月球上踏出的每一步,同样值得人类感到自豪和骄傲。
月球的表面并没有坚硬的岩石,而是一层像地球上的沙漠一样的灰色尘土所覆盖。穿戴上各种各样的装备之后,李勋他们能够感受到踩在月面上的那一种感觉是非常有限的。只有脱去所有的装备,光着脚,像在地球上的沙滩一样踩在月面上,才有机会体验那一种踩在月球地面上的真实感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