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成,臣反对!祖制有言,凡进士出身者,须得封职翰林院,至少累任两年,再由吏部根据绩业核效之后才考给官职,落选者须得发落各道节度使处充任幕僚累任两年,方才再考给朝廷官职。臣以为,陛下此行不妥,望陛下三思。”
正当皇帝高兴着封官之时,堂下立马站出一名官员反对,言辞恳切,理直气壮。
皇帝一听,脸上的表情有些凝固了,继而转向忿忿,听到这声音他都不用看便知道是谁,心中想道,这老匹夫每天不让朕心里舒服了?
他循着声音看过去,果然是他。
位列从二品的御史大夫,蔡玉。蔡玉的容貌没有看上去那么老,兴许是祖制看多了才显得人比较苍老,这是皇帝第一次被他反驳时直眼看他之后的第一个想法,皇帝登基以来总计被他反驳过五次,每一次这名御史大夫都要站出来直言从谏,而且次次都是借用祖制来反驳,从而皇帝李力已经熟悉他的套路了。
但明君,不怕被反驳,历来君臣两人的五次争论都是有输有赢的,皇帝赢过四次,这名御史大夫则赢过一次,相对比较公平了。
身着紫色朝服,肩戴六绶、襟绘五纹的从二品御史大夫蔡玉,就这样直挺挺的站在廷下,等待皇帝说话。
皇帝说的却是:“杜执笔,没听到朕的话吗?拟旨,朝会后送到翰林院去制诰。”身旁的执笔太监当即提起手中的笔便开始拟旨,皇帝这样当着言官一意孤行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蔡玉始终百折不挠,坚持祖制。
于是他立马又跪下说道:“臣为社稷考虑,为陛下分忧,为朝廷解难,实乃一片忠心,望陛下收回成意,遵照祖制!”
“臣闻依礼之君当以行大道,守制之君当以兴社稷,陛下登基以来,夙兴夜寐,日夜操劳,实为国之大幸,臣等心有欣喜,但陛下今日此举实在不妥,万望陛下思虑再三,斟酌再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