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战争幻想 > > 第548章强渡黄河倭魂丧 (1 / 2)
        却说小鬼子两个指挥官死光光,宋立和庞家父子的反正部队在后面一堵,前面季安民的坦克开道,潘勇的两个团随后压来,日伪军终于崩溃,鬼子大部被歼灭,小数胡乱逃了,而伪军却纷纷跪地投降,孙殿英及其部下的一干军官,两个师长,三个团长死于乱军之中,其余的乖乖的成了俘虏。整个伪军两万多人,跟着二庞反正的有近三千,投降的有七八千,剩下的就是满地的尸体,至于中掉了多少,一时之间也没统计过来。

        郑州大桥北面乔庙这一场歼灭战,无疑是打得极为漂亮的,两个团的步兵和两个营的装甲兵,就消灭了一个旅团的鬼子还有两万余伪军,这无异于是很经典的战例,当然这其中,庞氏父子的作用是巨大的,所以战斗结束之后,徐州的联指长官黄春与罗政委等都亲自乘飞机赶到郑州,同来带来的还有吕昆的手令。

        “兹有庞炳勋将军能识大局,顺天时,应民心,反暴虐之日寇,求中华之复兴,其行实堪褒扬,故以所部为本,组建中华民族复兴军第十六军,庞炳勋任军长,潘勇任副军长,其原任师长由曾自立接任。庞庆振任参谋长,着即飞赴抚远陆军大学培训学习一个月,学习期间由潘勇兼任参谋长职务。所辖部队:原庞将军所部整编为51师,王景芳任师长,军衔少将。段海洲部为52师;另从37师各团抽调军官组建53师,调团陶文钰任师长。该军由黄罗指挥,另升华中部队为华中兵团,黄春任兵团司令官,兼11军军长,负责指挥11军和第16军。此令,复兴军总参谋部。”负责宣读命令兵团参谋长钟琪放下了电文。

        “祝贺你庞将军。”黄春与罗政委等一一与庞炳勋握手。

        庞炳勋简直受宠若惊,他见孙殿英等人都被宪兵给押上了直升机,自己还颇为忐忑,谁知吕昆居然如此爽快,虽然他的职位比原来的什么集团军总司令小了些,但他得知复兴军一个军的兵力将近十万人时,顿时满足了,先前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尽管他心里清楚,这个军的指挥权可能真正掌握在那个潘勇手里,但比起孙殿英他们,那可是天上地下。

        却说铃木启久得到败逃回来的鬼子的报告,得知88旅团全军覆没,半晌作声不得,心中一股鸟气直怪到木村经广头上,此时木村经广逃到了新乡,立即向北平报告,要求惩处木村经广,下村定此时也很上火,因为他已是四面楚歌,接到铃木启久添油加醋的报告,立即电令木村经广剖腹谢罪。

        木村经广本来还在努力活动,接到宪兵送来的电报,顿时呆若木鸡,没奈何,只得乖乖的拔出肋差,将自己的肚子划了开来,结束他罪恶的一生。

        铃木启久勉强算是出了气,可是他根本就高兴不起来,因为乔庙一战,他的88旅团没了,也等于为复兴军向河北进兵打开了一个大大的缺口。而且他似乎根本不敢过去填补窟窿,一是没兵力,二是对岸陈留口的支那军一直就在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强渡过河来。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就是乔庙之战结束第二天,陈留口的中国军队动了,原来,因为新黄河上的中牟大桥被木村经广炸毁,廖中虽然组织工程兵部队日夜抢修,也得要半月左右方能建成通行火车军列的桥梁。为了不延误战机,徐州联指决定在开封以北的陈留口强渡。

        陈光兴奋地看着亲自率部队赶来参加战斗的炮兵师师长祝磊,在那里有板有眼的指挥炮兵做准备,虽然这次来的不是炮兵师的全部,但近四十门火炮那黑幽幽的炮管也让八路军官兵看得很激动。这还不算,队队汽车从兰封过来,运来了许多大型装备,听介绍说这叫啥气垫船,可快速渡过黄河去。

        接到联指的进攻的命令,祝磊与陈光段海洲一点头,拿起电话大声道:“进攻开始!”顿时,黄河南岸,炮声震动天地,由飞机侦察到的北岸的鬼子阵地被一片火海淹没。炮兵师的炮弹像不要钱似的,足足轰了一个多小时,几乎把对岸的每一寸土地都过了一片。铃木启久留下的河防部队,死伤惨重,已经没有成建制的队伍了,剩下的都已吓破了胆,连滚带爬的逃到后面去了,只有少数顽固的鬼子在炮火中还在反击,不过,他们没有火炮,轻机枪和步枪连黄河都打不过去。河滩上仍有爆炸不断发生,那是小鬼子埋的地雷,只是在这样密集的炮击之下,大多数都被引爆了。

        在炮火按预案延伸之后,四架武装直升居然也从后面低空飞了过来。“啊嗬!”在南岸正依次上船的将士们欢呼起来,只见那四架武直微微的点了点头,贴着水面飞掠而去,然后爬高,机下火光闪烁,对岸鬼子零星的火力逐一熄灭。

        “陈师长,可以渡河啦!”随着舟桥部队派来的指挥官李参谋的提醒,陈光扬臂大喝:“渡河!”早已装载着将士们的气垫船马达轰响,后面卷起数米高的浪花,黄河虽然波涛汹涌,但这些气垫船就如在浪花上滑行一般,丝毫无碍地向对岸飞去。

        每艘气垫船可以装下半个连的兵员和装备,舟桥部队一共送来了五六十艘,也就是说,一次就几乎可以将一个团的兵力运过去,这黄河虽然较宽,但在这高科技高速度的现代工具面前,来回一次不过十来分钟的事情,加上人员和设备的组织和上下船,结果不到半天,陈光的八路军纵队和段海洲的52师都顺利地渡过了黄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