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远东将领,在东北和远东地区,深知交通畅通的重要性,哪能不答应。而李良荣等模范师上下官兵,多为福建子弟,见远东军甫一到来,即着力改善基础设施,也无不欢欣应诺。
却说三日之间,9军工兵部队已将闽侯机场修缮完毕,空五师的一个飞行大队首先入驻,接着,数架大型运输机降落机场,一些重要设施设备逐渐落地,很快那福厦地方,便开始进入恢复式发展。
而9军各部也按计划向各自的目的地进发,沿途众多小县城,属日控制的,早已望风而逃,属国民党控制的,因有李良荣部配属行动,也无不改弦更帜,服从远东派出的人员管理。黄玉清在安排好部队的行动事宜后,即于第二天带着警卫营和特务营,乘车骑马赶往永安。
刘建绪虽有保安部队,但迫于远东军的赫赫威名,并不敢派兵相阻,且此公年轻时也是一热血愤青,兴国图强本就是他的梦想,对专制和割据都是非常反感的,北伐后把希望都寄托到孙中山和蒋介石身上,所以对共产党早期割据江西,他是非常反对的,也因此不遗余力的派力助剿。但后来发现蒋介石也是一专政的独夫,心中便大为不满,转而倾向于中共的主张,对蒋某人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也是屡有抵触,对中共一直抱着友好并暗中关照的态度。其主政福建之后,即想法将几个反共的铁杆精英遣送出境,并解救了不少被军统和蓝衣社盯上和要处理的共产党人。听吕昆的远东军定外蒙,复西伯利来,囊括扶桑三岛同,而后挥师南下,拓展了一大片土地,让每一个中国人扬眉吐气,刘建绪的希望早已转到吕昆身上。“惟此子可兴国图强矣!”故闻黄玉清来,即令开门迎接。
李良荣作了绍介,双方遂倾心恳谈,刘建绪表示,愿与吕昆一道,共蒙复兴大业,玉清大喜,即拿出电吕昆,须臾台湾电回:“闻革命前辈刘踊跃为建设新兴中国而奋身效行,甚慰,可仍着刘将军代为福建省主席,其余事宜,待福建民主政府成立后再行确定,刘主席大志恢宏,能以国家民族之命运前途为宗旨,闽人幸甚,中华幸甚!”
刘建绪得到回电,欣然受任,感慨地对黄玉清等道:“若建绪再年轻二十年,定追随吕将军驱驰天下,以遂平生之志矣!然今日能附骥尾,也足以消却胸中块磊,可堪浮一大白也!玉清老弟,家酿今日熟,可饮一杯无?”
黄玉清大笑:“固所愿矣,不敢请耳!”
众人皆喜,于是永安各界,共相庆贺,俟后即迁回福州,而八闽之共产党人,也得延安之令,接受远东的整合管理。而左、陈、甘三部兵马,也得沿途兵民指引,不数日即到达指定地方,兵威赫然,旌旗所向,几方鬼子,尽皆坐立难安。
这正是: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闽山间。远东铁骑马嘶处,几多倭奴尽惶然。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