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斯大林接到美国回复的消息,却也并不反对,他对这个东方的中国人有一种莫名的心悸,虽然他只见过他的照片。但从他与远东几年来的交道已认识到,这是一个纯粹的民族大沙文主义者,心思缜密,多谋善断,明于细而求于大,让人不小心就会着了他的道儿。所以真要让他到远东比如伯力或海参崴去,斯大林还真怕胆大包天的吕昆会给他做点什么,所以得知吕昆选定谈判地点是巴尔喀什时,他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鉴于是一国元首和世界上新兴强悍地区首领的会晤,又鉴于美国有自身的利益需要诉求,所以在得到马歇尔的报告之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亲自参加这次谈判,作为冲突双方建立和平的桥梁,重庆政府向美国提出抗议,认为应该由蒋介石代表中国政府出面谈判,可不管是罗斯福还是斯大林都对之不屑一顾,罗斯福派人捎信给蒋介石:你先把仗打好再说吧。此时的蒋介石与日本鬼子在中国的地盘上基本处于心照不宣的停战状态,只有远征军在印缅地区还在坚持,不过也只是蒋介石向美国索要援助的一枚棋子而已。
斯大林当然更知道蒋介石根本就驾驭不了吕昆,他当然也更不会去向一个牌位求得眷顾。
罗斯福的专机先从阿拉斯加飞到伯力,再到库伦与吕昆进行短暂的会晤后前往巴尔喀什。库伦会见当中,两个人都感到异常的震撼,罗斯福震撼于这个年青的绝世风姿,他那深邃而不可猜测的目光以及敏捷的思维精辟的言辞超越的理念;吕昆则震憾于亲自拜识了影响世界格局发展的这一代巨擘。二人在大冈宫的密室里谈了一天一夜,可没人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
1943年1月20日上午,被临时命名为远东一号的吕昆座机和罗斯福的空军一号在各自战斗机中队的护卫下,一前一后的降落在巴尔喀什湖机场,先期到达的主人斯大林率一班人亲自到机场迎接,同时前来迎接的除美国驻苏联大使外,还有从瑞士返回的王子奇和提前从阿克斗卡赶过来的夏光加措。
罗斯福的飞机先行降落,在与罗斯福热情地拥抱握手之后,斯大林与罗斯福一起来到吕昆的座机前,看到那个在警卫身后出现在机舱门口的年青的身影,斯大林的脸上坚硬得有如化石,眼里闪出怨毒的目光,罗斯福轻轻地咳了一声,斯大林闭上眼睛,再睁开时古井不波,礼节性地上前与吕昆握了握手,通过翻译向吕昆道:“中国有句古话‘自古英雄出少年’,想不到几年前还在依靠我苏联人民援助的远东吕将军,今天如此光彩照人,的确是今非昔比呀!”
吕昆大笑:“尊敬的元帅阁下,我的飞机刚才在候场时,我略略浏览了一下巴尔喀什湖的风光,真让我追忆数十年前,我国清朝政府在治理这一片地区时是个什么模样?要是能找到一两个耄耋长者询问一下,抚今追昔,定会让人顿生无限感慨!”
斯大林怫然不悦:“非常抱歉吕将军,自从这片土地归属伟大的俄罗斯民族后,你们中国人已尽数迁走了。”吕昆淡淡一笑:“没关系,只要地方还在,人走了还是可能再回来的嘛,毕竟这里曾经是他们的家园,伟大的列宁同志也曾经同意过这样的事件嘛,你说是吗伟大的元帅同志!”斯大林被噎得说不出话出,脸色开始转青。罗斯福一看事情有些不大妙,赶忙出场解说:“二位先生,我们都是为和平而来,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我们可以在谈判桌上去讨论,现在我认为应该解决一下午餐的问题了,你们以为呢?”
“呵呵,那是那是。”吕昆就坡下驴,哈哈一笑。
众人上车驶向宾馆,路上吕昆忽然见到一株巨大的胡杨,苍皮虬枝,树干一米左右,虽是严冬季节,那树枝间却有一个硕大的老鸦窝,车队的喇叭惊起了巢里的老鸦,钻出窠来,呱的一声飞向东边去了。
吕昆急叫停车,下来围着这胡杨绕着圈儿,罗斯福不知这老树有什么好看,踱到吕昆身边笑道:“我知道中国古代有不少文人雅士,常有临古而吊的情怀,不知吕将军看到这棵古树,莫非也不诗情勃发不成?”
吕昆大笑:“总统先生有所不知,这胡杨乃我西域的一大特色,号称活化石的,有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腐的说法,其精神与气节,又岂不是咱们人性中可学习之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