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迪尔成为集中营内的名人,不仅因他是1924年第八届奥运会上400米跑的金牌得主,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的正直、爱心、乐观,帮助和感染了周围所有的人。
1942年利迪尔进集中营前,已在天津的一所中学里当了近20年的教师。
“我们的曲棍球棒坏了,就去找爱锐叔叔。他找来床单撕剪下的布条,捆扎起来,稍加整修,好像新的一样。天津来的学生赶不上功课,他就自告奋勇担任教授科学一项。”作为自治管理委员会康乐小组的负责人,利迪尔经常组织各种球队,安排各种比赛,激发起大家的热情。在戴爱美这些孩子心目中,飞腿“爱锐叔叔”就是快乐和光明的化身。
利迪尔做的,远远不止这些。他监管着两栋住着200多人的男女宿舍,每天早晚他要保证所有人参加集合点名,还有很多琐事,如打水、搬煤、倒垃圾、清扫房间,晚上还要辅导孩子功课。
一位天津来的妓女曾告诉邻居,利迪尔怎么帮助她在房间墙上搭了个架子,“他是一个为我做事而不求回报的好人”。
后来发病时,利迪尔头部常常剧烈疼痛,但他只一心关怀别人,安慰别人,把欢乐带给别人。
侨民吉尔基曾这样描述这位可爱的难友:“当我在集中营的晚上走过娱乐室时,经常看见利迪尔俯身在棋盘和船模型旁工作,或者在指导人们跳一种社交方格舞。他总是全神贯注,又兴致盎然地捕捉那些被囚禁者的想象力。他充满幽默感和热爱生命的热情,他的热心和魅力,使大家适应了那段苦难的日子。”
黄乐德募款十万资助侨民
侨民被关押在乐道院期间,不少潍县人给予了帮助。集中营内的食品供应紧张,一些胆大的侨民便偷偷将自己的首饰扔出墙外,和潍县农民交换食物,一段时间,集中营内经常通过“地下黑市”买到大量的鸡蛋。体弱多病的侨民无药救治,德位思托张兴泰给黄乐德捎信,让他帮忙筹钱接济被关押的侨民。送信的运粪工张兴泰在侨民眼中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是当时侨民和外界唯一的联络人,据说张兴泰曾将密信塞在鼻孔里,粘在粪桶底下传出。黄乐德四处游说,募捐十万美元,将捐款分3次送交瑞士使馆,有计划地供应集中营美、英侨民所需营养食品与药物。此事暴露后,日本看守大为恼火,立即追查消息泄露原因,但终无结果。
侨民拿首饰换食物,地下黑市交易频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