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战争幻想 > > MG42通用机枪介绍 (2 / 2)
        该枪采用机械瞄准具,瞄准具由弧形表尺和准星组成,准星与照门均可折叠,在照片中用的是常规瞄具,在左侧可见有测试曳光弹或根据射程调整的加长针形瞄具。

        弹药

        该枪使用德国或波兰毛瑟98式792毫米枪弹。

        人员配备

        轻机枪组由三人组成:观察员、射手和装填手,使用易于迅速转移的两脚架MG42,携带弹药不多,一般随班作战。突击时,轻机枪组的MG42能迅速换上75发圆形突击弹鼓,继续为班组成员提供火力支援。中型机枪组、重型机枪组则由四五名成员组成,使用三角可调支架,一般不配备突击弹鼓。不同的是,重机枪组的MG42安装了能保证机枪火力更持久的重型枪管。射手是MG42机枪组的灵魂,因而只有拥有坚定意志的士兵才能担当,MG42的射手是受过特殊训练的,其熟知通用机枪的性能,在《帝国国防军陆军教导手册》1940年版中,要求机枪手以500-650发分的射速点放,虽然MG42的理论射速为1200发分,但这对机枪本身说非常重要(二战中缴获了MG42机枪的盟军不懂,玩坏了许多枪管),所以,训练有素的射手尤为重要。

        性能数据

        生产厂商——德国毛瑟公司口径——792毫米初速——755米秒理论射速——1200-1500发分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坐式闭锁方式——中间零件(滚柱)式发射方式——连发供弹方式——弹链或50发弹鼓容弹量——500发全枪长——1219毫米枪管长——533毫米膛线——4条,右旋全枪质量(含两脚架)——1105千克瞄准装置——机械瞄准具配用弹种——毛瑟98式79257毫米枪弹有效射程——800米(轻机枪);1000米(重机枪)

        操作原理与方式

        MG42采用反冲后座操作滚轮式枪机进行枪支操作,并采用短行程反冲后座行程与枪口增压器加强枪机的运作速率。MG42的枪机包括一个枪机头(bolthead)、一对滚轴(tworollers),一个击槌套(strikersleeve)、枪机槽(boltbody),以及一个粗大的复进簧(rgereturnspring)。这些组件负责将枪机向前推进击发子弹后再向后进行退壳抛壳重新进弹的全自动程序,粗大的复进簧除了承受枪机的反冲后座之外,也将待命的击槌向前推回。MG42的枪机与药室的后缘相楔合,亦即枪管后缘是分杈式,枪机头顶进开杈的部分就形成闭锁。值得一提的是MG42的枪机采用开敞式枪机(openbolt);一般枪支为闭锁式枪机,上膛后枪机会先被拉柄带到复进端之后再被复进簧弹回药室端闭锁(手动枪机当然靠射手自己),同时完成进弹的动作准备待发。开敞式枪机例如大部分的冲锋枪或者机枪为上膛后被阻铁固定在复进端中,枪机同时压缩复进簧与击槌,等待射手扣下扳机。当射手扣下扳机后,扳机以杠杆原理解除阻铁,枪机就被复进簧释出,枪机迅速向前滑动同时将弹匣或弹链上的子弹送入药室,等到枪机达到闭锁定位时,原来被压抑的击槌就跟上来击打枪机的撞针部位完成击发的程序(开敞式枪机如果没有浮动式撞针,枪机就等于是自行击打撞针)。MG42之所以采用这种设计的原因是因为轻管在全自动射击时,枪管的温度很快就会上升,过热的枪管会造成不给弹或者不退壳,因为枪管膨胀不是只有外缘的范围,枪膛的内径也会缩小,变成子弹比枪膛直径还大的情形(status)。另外就是全自动射击提升枪管温度以后避免子弹还没有闭锁完全就因为枪管高温被传导到黄铜弹壳引起爆炸,轻者走火,重者膛炸,反正都不是好事。此外开敞式枪机在闭锁时就等同击发,比起闭锁式枪机先闭锁后击发少了一个程序,这对于射速而言也是一大帮助。MG42枪机上的一对滚轴类似锁耳的功能,枪机头内有一根弹簧持续将对称的垂直滚轴往外顶出,沿着机匣前后滑行,滑到机匣上的滚轴收纳槽时就被弹簧顶出,暂时将枪机进行闭锁。当子弹击发后产生的反冲力量将枪机向后推送,于是滚轴又被强制从滚轴收纳槽中滑出,跟着枪机一起退回复进端中。枪机在后退时顺便将弹壳从药室中抓出来往下抛(这种动作有些像腹泻下痢),机匣盖的拨弹爪将弹链拨抓进来的时候会把弹链夹往枪身右边抛;也就是说MG42跟MG34一样从枪身左边看过来是进弹槽,右边比较小的是抛弹链夹孔,下面才是抛弹壳孔。机匣盖的拨爪有个导轨,枪机上除了一对滚轴之外顶端还有一个偏右的滚轮,滚轮与导轨相吻合并且在导轨中前后移动;导轨位居机匣盖中央并且往抛弹链夹孔弯曲,以一根活动驻销与机匣盖相接,因此可以左右摆动。所以射手将拉柄向后拉带动枪机时,枪机顶端偏右的滚轮也往后滑,然而这一段是个像左后方曲弧的滑轨,所以滚轮一边滑动一边挤压导轨的右侧,于是导轨就往右摆,导轨前端的拨爪就开始拨抓弹链将子弹导入定位,等扳机一扣枪机被复进簧释出,就完成进弹击发的程序。只要扣下MG42的扳机就是一批子弹上路,不像MG34的扳机护弓内有一个双半圆型扳机,上半圆型为半自动模式(印有“E”字),而下半圆型设有按压式保险的扳机则为全自动模式(印有“D”字)。MG42没有半自动模式,有经验的射手扣一下下扳机也是35发子弹飞奔而去。MG42的枪托保留放置左手的空间,亦即射手右肩抵住枪托底之后,左手可以压住枪托抑制枪托在射击时因为反冲而滑脱肩窝。从此也可以知道MG42的反冲后座力道相当惊人,有的机枪可以在不得已的时候以沙包为依托,如果不利用MG42的脚架而想要依样画葫芦,就算是射手采用标准卧姿进行卧射,也会被反冲后座的力道逼的节节后退。

        衍生型与后来发展

        1944年,第三帝国(DreitenReich)的败象逐渐出现,不足的物力逐渐掏空帝国的基业,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新款的MG42豋场。虽然说是MG42的衍生型,事实上我们可以将这款命名为MG45(又称为MG42V)的机枪视为全新款机枪,因为原来的机枪操作方式已有大幅改变,由原来的滚轴式枪机改为延迟反冲枪机(retardedblowback;请不要当作“智障”反冲,retarded也做deyed的同义字),因此理论上所需要的工时与成本又进一步减少,并且机枪重量下降到约9千克。1944年6月MG4542V开始进行试射,一共发射了120000发并能成功维持1350发分的射速。然而物力不足就是一个最可怕的诅咒,所产生的资源运用排挤效应终究让MG4542V只生产了10挺就告结束。不过早夭的MG4542V并未被历史埋葬,在战后成为黑克勒-科赫世界闻名的HKG3步枪、HK33突击步枪与MP5冲锋枪枪机运作的最佳蓝本。再这里补充一点就是MG42与MG4542V的运作尽管都有滚轴,可MG42的枪管是浮动式的,因为又采用枪口增压器的原理,而MG4542V的枪管是固定的,这就是最大的区别,也是区别MG42与MG4542V的方法。至于外观上要如何区别,MG4542V的枪口比较短,因为无需枪口增压器。盟军对于MG42保持又恨又怕的态度,美军倒是抱持务实的反向思考态度,毕竟“打不赢就加入”(Ifyou'twinthenjoinitin)也是一种致胜的方式,于是天真地以为依样画葫芦再搭配自己的3006子弹就可以创造出威力比MG42还强大的机枪,并且暂定命名为T24通用机枪(原型武器以T作为代号,正式就役之后才改为M),并由席格诺转轴器(SaginawSteeringGear)公司负责进行。不能不说这种想法还是天真了一些,枪支的设计是以子弹为基准而不是以枪支原有的结构去配合威力更大的子弹;必要的时候可以,就看你多想要,如果等不及的话。3006子弹的装药量比792毫米毛瑟弹多出034cm,或许你认为不多,但在不更动原来的结构与设计下,这034cm的火药就让T24机枪在全自动射击的情况下比北美野马还疯狂。总算美军很明理以及睿智地将这个计划束之高阁当作从未发生过。至于MG42到战后又被改款成为MG4259以及后继机枪MG3以供国防军(Bundeswehr)保家卫国(德国战后的宪法限定军队仅能进行防卫作战,但出兵阿富汗算是“积极防御”),也外销给其他国家使用并服役至今并授权生产。前面提到的M60机枪也有浓厚的MG42血统,包括枪身一样用冲轧的方式制成、采用MG42的单爪拨弹杆、快拆式枪管、手枪式握把,以及可以容纳枪机活动的中空枪托;不过M60机枪的滚转式枪机与FG42倒是“很接近”。萨科防卫军械(SacoDefenseUSOrdnance)制造M60原型枪T161因此击败由FG42衍生的T52机枪。M60之所以能够获选在竞标中胜出还包括一个原因;M60的瓦斯传导结构比T52的简单,当然成本也就比较低。关于这一点你也许可以瞧不起拿破仑,因为他让人感到狂傲,但不能否认他的战争经济学:“战争的三个条件第一就是钱,第二是钱,第三还是钱!”如果阿尔伯特斯佩尔早一点就任,或许德国战争机器的运转成本还能更大幅地下降。目前的FNMAG也有MG42的血统,FNMAG的扳机组与给弹方式与MG42大同小异。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