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我们要从班道站的禁区穿过去?”我吊着下巴问道。
“可能比这个还要麻烦。”斐三说道。
“具体怎么弄?”
“可能要弄一个通行证。那边已经有大量的特警驻扎,要是没有这玩意儿,可能我们车还没到班道站,就会被查。”说到这里,我看了看外面,这才发现斐三并没有朝着班道站行使,而是去了另一条路。
虽说这大路就一条,但是其中穿插着各种的乡道、村道、县道,犹如一张密密麻麻的渔网洒在这小镇上,至于斐三要去哪里,我也不得而知,最后我在询问后,这家伙说道,那是去找一个人,看看这人能不能弄一张通行证,不然我们就只能买足了食物带上水绕着沙漠走了。
要找的人是一名记者,叫龙二,之前和斐三关系特好,因为是新闻工作者,在很多地方都有特权,只要他答应,问题应该不很大,那是我在一栋石屋里面见到了这位所谓的记者,大约三十出头,张着长长的胡须,穿着一身新疆人的服装,带着一个容貌毡帽,很显然和我印象中的记者形象格格不入。
斐三长话短说,寒暄了几句就直来直去的将事情说给了龙二,龙二一听,脸上就漏出了难色,这就说道:“斐三,别的事儿都好说,平日里面要通行证,那都是一口一个准,但是现在真的不是行,前面出了大事儿,这事儿你自己也应该知道,这是违反规定的,我给你了,我特么的能活过明天我都不知道。”
斐三一听,叹了一口气,又叽叽歪歪的说了起来,这就要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感觉这次的力度已经到了顶峰了,这还把自己辞职的事情都说了出来,龙二一听就说到:“你不想想当年的125工程?”
说道这里,斐三脸色刷拉一下惨白起来,整个人都沉默了下来,也不问龙二话了,站在原地一动不动,那是过了许久,斐三才说道:“看来问题复杂了。”
至于什么什么工程,其实那只是面子上的一种叫法,其实也就是一个代号,可以说从125这日子发生的,至于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还真的不不知道,我问了斐三,斐三如同木桩子一样坐在地上,没说话,还是龙二走过来递给我们一杯茶,这就说了起来:125那是前几年的事情了。
那时候龙二刚来小镇,因为在之前很少看见过少数民族,对新疆这一片的人和事情都很稀奇,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也打算在这里好好的干出个模样出来,经常下乡采集素材,或者报道一些警察的英雄事迹,甚至还在一些时候,做起了现场记者,那些年,龙二还穿着笔挺的西装,梳着中分的头发,挎着小包满街跑的小青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