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大战将至,临阵换将不利,但至少一个处分还是要给的。也该杀杀他们的骄横气了。司令员,现在部队之中打了几战便洋洋自得,感觉老子是天下老子天下第一这个苗头一定要遏制住。一支部队有气势这是必须的,但是骄气太过,对我们来说只是有害无益。”
对于马春生的想法,杨震深以为然的点头道:“不管他们的功劳多大,这一次必须要严肃处理。还是那句话,你准备一下,准备去三旅接替旅长一职。三旅政委暂时由旅政治部主任关明山接任。”
“纪律就是纪律,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战功大,犯了错误就不受到惩罚。别人我管不到,在我的部队里面军法必须如山。没有铁一样纪律的军队是一支沙子堆出来的军队,违令必纠,执法必严。”
对于杨震的命令,马春生却是摇了摇头道:“司令员,我说的是要给处分,但不是现在。自三旅的前身三团组建后,他们便一直担任军政主官。”
“他们两个人在三旅中威信极高,大战将至将作为一旅军政主官的旅长、政委都撤换,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我资历太浅,参军不足半年,之前又一直担任属于幕僚的参谋长,没有任何作战部队主官的经验。”
“而关明山虽然资格老,是老红军出身。但却又才由关内调过来没有多长时间。我们两个现在去接任恐怕部队不见得信服。处理不好,反倒是弄巧成拙。”
“我看这样,不如将两个人降职处理。杜开山降职改任副旅长兼代旅长,陶净非任副政委兼代政委。至于其他的处分,还是等战事平息后在做打算。”
对于马春生的建议,杨震看了看说完心中想法后便面带微笑的沉默下来的马春生:“你不是要包庇他们吧?这两个家伙撤职都是轻的,你的建议却是不轻不痒的打两下屁股就完事了?副旅长兼代旅长,这和不处分有什么区别?”
马春生笑了笑道:“司令员,我不是包庇他们。当年我在东北军参加军阀混战的时候,见过打不过逃的,违令撤退的。从关内的战事来看,国军不也是违令撤退的比比皆是?不管他们做法如何,稳妥不稳妥。但他们终归是主动出击,与敌作战。”
“不管他们的出发点如何,尽管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但他们这种主动求战,没有被动的执行上级的指示,还有主动进攻的精神还是要值得表扬的。而且司令员,要是真的撤了这两员虎将,说实话您真的舍得?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说到这里马春生顿了一下后道:“司令员,这次我们在莲江口一线缴获了这么多的装备,这一战您不利用实在是太可惜了。有了这批装备,别说日军来一个师团,就是两个师团您也不用担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