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战争幻想 > > 第一百章总指挥(1) (3 / 4)
        对于李延平的话,杨震摇了摇头:“在现在下江地区严峻的形势之下,总指挥最应该做的是保存实力。在如今下江局势至少在短时间之内无法改变的局面之下,我看完全可以命令已经退到同江、富锦一带的四军留守部队、五军余部与七军过江,退到苏联境内暂时休整。”

        “退入苏联境内?司令员,我们与苏联虽同是共产党的部队,但苏军对我们退入苏联境内的部队一向是缴械、关押。今年二月,三路军的三、六军主力在攻打萝北县城战斗中,因敌众我寡被迫在军长的带领之下撤入苏联境内。”

        “可部队刚一撤入苏联境内,就被苏军缴械关押。五百多干部战士,到现在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不知道给他们弄到那里去了。而指挥战斗的六军军长和几个师长也到现在渺无音讯。老大哥这一手,几乎将三路军主力之一的六军给弄垮了,即便是兵力最多的三军也是元气大伤。要知道,那五百人可是几乎集中了三路军所有的骑兵。”

        “连同之前的在苏联境内被扣押十一军军长、三路军总指挥,到现在我们单单被扣留的高级干部就三人。至于师以下的官兵更是不知道有多少。我们实在不敢轻易的过江。因为到那里也就意味部队彻底的损失掉。而这种损失要远比战场上损失更让人心疼。”

        “去年年末,总指挥曾亲自渡江与苏方交涉,希望苏联能够放回三路军总指挥以及各级干部,帮助恢复与中央的联络,可却连一个高级官员都没有见到,被一个少校就给打发回来了。”

        “你说,我们现在如何还敢让部队撤过江去?哪怕是短暂的休整都不敢,因为撤过去也就意味着永久的损失了。而这种损失,却远比战场之上的损失,更让人刻骨铭心。”

        “我就弄不明白,都是共产党的队伍,都是在共产国际领导下,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战,苏联党怎么会如此做?怎么会如此对待兄弟党和它领导的抗日武装?”

        对于李延平的不解,杨震冷冷的回答道:“还能为什么?对于苏联人来说,自己国家的利益远大于兄弟党的利益。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没有永恒的朋友,更没有兄弟这一说。一句话,他们不想冒着与日军开战的风险,给我们哪怕是提供最微不足道的协助。”

        “不过现今的形势与年初已经截然不同。日军大举增兵东北,数量已经达到了几十万人。我们在苇河境内伏击的日军军列便是刚刚调入满洲的第四师团。并沿着苏满边境大量修建、构筑各种永久性工事。而这些工事,你说它是防御的也可以,说它是日军为进攻苏联修建的出发阵地也行。”

        “而且今年在不断增兵满洲的同时,日军又将关东军升级、扩编,由原来的直属师团改为军下属各师团。仅仅在北满便连续组建了两个军一级的指挥机关。”

        “政委,关东军的这个军可不是咱们抗联的只有千八百人的军可以相比的,完全可以称得上一级战略指挥机构。在关内战场之上,日军一个军甚至可以指挥五六个步、骑、炮、装混合师团,甚至兵力可以达到十几万人。”

        “日军的这些举动,在加上今年年中在张鼓峰的那场战斗,我想苏军不能不感觉到巨大的压力。现在对于苏军来说,日军的一切调动以及动向都极为重要。所以对于苏军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有一定利用价值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