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战争幻想 > > 第二百七十二章战争就是风险 (2 / 3)
        毕竟这个时候,还没有航天工业。航空工业和电子工业,也远没有后世发达,对于稀土的需求量还远没有后世那么的多。在资源和物资上,绥远对于日军来说,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东西。

        他们抢占绥远大部,除了以便从北面对陕西以及整个大西北形成威胁。在需要的时候与山西方面日军对陕西形成钳形攻势,南北对进进攻陕西。以及取得经绥西,向宁夏、甘肃进攻的通道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大华北方面军整个战略防御的纵深,以及保证晋西北的安全。

        除了一定的战略因素之外,绥远恐怕在日军在华北的整个战略上,重要性远不如与晋北山水相连,实际上是整个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而且盛产煤炭,尤其是号称中国煤都的大同北方屏障的察南地区。

        这一点可以从日军蒙疆驻屯军主力,都摆在张家口至外长城一线。整个绥远广大地区,只有一个人数并不多的骑兵集团可以看得出。相对于粮食不能自给的绥远,与关内山水相连的察南地区,在日军的整个战略版图上,要重要的多。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点很微妙的原因也未必不是没有可能。按照重庆方面的划分,整个绥远都是第八战区的地盘。而在皖南事变之后,以日军的情报收集能力,他们不会觉察出目前国内政治气氛已经远远不如抗战之初,国共之间的裂痕已相当的深了。只是因为有了日军这个共同的敌人,而没有公开的撕破脸而已。

        选择绥远为主要目标,说不定期待着中国人自己大打出手的日军,还会乐见其成的看到双方为了争地盘冲突。甚至为了有意识的故意制造两军矛盾,有可能放弃对其并非至关重要的绥远。

        尤其是在眼下日军在整个中国的攻势,已经实际上成为强弩之末,已经没有能力向中国西北内陆进攻的情况之下。在国内政治风云相当诡异的情况之下,总是有人期待着做鹬蚌相争之中,那个得利的渔翁。

        如果此时真的在绥远出现国共冲突,这无疑对日军破坏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举动,是一个变相的协助。以日军的一贯秉性来说,为了挑起中国人的内战,放弃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太重要的绥远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说这个可能性并不是太大,但是也不是一点没有。所以杨震认为有些事物,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决定一场战役,不仅仅要考虑到战场之内可以预见的敌人,更要考虑到战场之外的因素。尤其是祸水东移、挑拨离间中国人搞内斗的事情,日本人会非常乐意做的。

        所以在杨震看来,选择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战的察北地区为主要的突破口,以一部兵力向南沿着阴山山脉展开防御,同时以绥远为主要目标的作战计划,实际上除了容易引起国共冲突之外。

        选择绥远,在军事上的风险并不比选择日军重兵猬集,而且与关内联系更加紧密的察南地区要大到哪里去。而且在杨震看来,如果一点风险也不敢冒,那还要他们这些人做什么?战争是什么,战争就是一种风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