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到了入夏,我们的生产的加上原有的储备,日式子弹应该能达到上亿发左右。七九弹药原有的储备加上江北运过来的,数量更大,足足有两亿发。江北这次给的很大方,运过来的一亿八千万七九子弹全部都是完好的,甚至有相当部分都是两年以内生产的。”
“甚至其中还有一半是德国和捷克生产的性能极为优异的子弹。波兰人当年跟着德国屁股后面捡便宜,入侵捷克为自己搞到了不少的好东西。原来为了防备苏军东进,都储备在苏波边境线上。这次却是都便宜了我们。”
“这批军火中,仅仅一百毫米捷克造以及他们引进专利自己仿制的轻榴弹炮就有二百二十门,一百零五毫米施耐德野炮六十八门、一百五十五毫米法制和自己仿造的榴弹炮六十多门。还有大批的七十五毫米仿造施耐德山野炮、捷克原厂的斯柯达山炮足足有六百多门。”
“瑞典的博福斯三七反坦克炮二百多门、四十毫米高炮七十五门,七十五毫米高炮三十六门、厄利空二十毫米高炮一百多门。各种七五、一百、一五五、六九口径的炮弹达到了二百多万发。至于高炮弹、三七反坦克炮弹数量更多。江北可是一下子俘获了二十多万波军,缴获了全套的武器装备。”
“这么多的军火,足够将我们全军都换成波械军了。要知道博福斯反坦克炮、施耐德山炮都是国军想买都买不到的。其中除了太老式的一战时期生产的苏制和法制山炮之外,六成新的在四百多门左右。大部分都是捷克和波兰自己制造的。尤其那些斯柯达山炮都是八成新的。”
“尤其那些斯柯达山炮,国军曾经想用其替代价格昂贵的博福斯山炮。但人家卖给国民政府的价格极为昂贵,根本就承担不起。德国那些军火可以用矿产品支付,可捷克人家张嘴就是全额现金。”
“这些东西在加上原有的储备和现有的装备、弹药,除了不足差额之外,足够我们再扩编两个野战纵队,十个旅外加十个重炮团还能有剩余的。尤其是那些火炮,就算我们所有的火炮都更换一遍,还有大量的剩余。”
“我看了一下,这些火炮包括一五五重榴弹炮和加农炮在内,都是波兰自己制造的。工艺与我在法国见到的原型货相比略微有些差,但这种差别却很有限。虽然大部分是一战时候的设计,但主要性能却并未显得落后。与日军火炮相比,性能基本上差不多。”
“其中一五五施耐德重榴弹炮曾经是国军选定的制式重榴弹炮,性能不比从德国进口的那些一五零口径的重榴弹炮差。虽然射程近了些,但重量更轻,也更适合中国的道路情况。可惜人家要求全部现金交易,还不转让技术,中国还是买不起。”
“一个和中国一个省差不多大的国家,却能完全自行制造出如此性能优良的火炮。别管人家是不是仿制的,但至少能自行制造。一个还不及我们一个省一半大的国家不仅能自己设计、制造,还能大量的出口。看看人家,再看看我们,几乎全部都要进口。”
“要是按照市场价,即便是二手货,这两千万卢布也不够买上这十分之一数量的。单单那二十万顶钢盔加上轻武器就不止这个价了。这些东西市场价值至少在五亿美元之上。而这批军火江北一共收了我们一千二百万卢布的运费,其余的几乎全部都是免费的。这可真够大方的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