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军事·战争 > 战争幻想 > > 第三百五十三章 铁原战场的僵持 (2 / 3)
        在金化以西方向展开一个团的兵力,配属榴弹炮重迫击炮各一部。对金化以北丘陵地带实施连排级的拔点作战。以一个团的兵力为总预备队,并对金化与铁原之间的战线实施监控。而两翼的部队则同时对朔宁,金化以东的黑吐云岭至大成山一线发起牵制性的进攻。

        为了此次作战,杜开山将指挥部特地从平壤迁移到了平康。而负责一线指挥的马春生,则将指挥部就放在了铁原以北,距离战场只有咫尺之遥的东幕里。这二位几乎是采取一级压一级的办法,来指挥这场战役。

        但出乎两个人意料的是,朝鲜军在摸清楚抗联的攻势力度后,并没有草率大举增兵,只是在铁原战场只依靠一个一三七师团,与当面抗联反复争夺。在金化方向也只依靠原部署之**一三三旅团一部,依托金化外围的山地固守金化。

        唯一的调整是将原来在抱川与汉城之间的一五零师团,所属四个联队各抽调出四个步兵中队,配属师团速射炮队大部,以及日军最新武器火箭炮队一部,并五十八军所属重炮联队两个中队,进至抱川以北地区接替一三七师团纵深防御。

        以便一三七师团可以腾出手来,全力以赴对付铁原方向的抗联攻势。但一五零师团的主力,依旧固守临津江至开城一线。不过朝鲜军在铁原金化战役打响后,明显加强了汉城周边的防御。

        而部署在铁原以南的日军一三七师团,除了保留第三七六联队所属两个步兵大队,作为机动兵力和预备队之外。大部分的兵力以中队和小队为建制,撒到了铁原以南并汉滩川两岸的丘陵地带。

        铁原以南的每一个高地,都部署了一个加强了火力的小队。而在这些高地周边,每一个主要山头上,都部署了同样加强了火力的一个中队。并按照整个铁原战场的特点,一线也二线二线与三线部队之间,也部署了一定的机动兵力。

        同时这个一三七师团并未与抗联争夺地形不利,有利于发挥抗联重火力的铁原城区。而是在纵深炮兵的支援之下以点带线,依托铁原周边以及以南的山区,既有工事逐点抵抗,几乎可以说是寸土必争。

        整个铁原战场每一个山头都要反复争夺,才能最终确定归属。铁原这个山区不大的小城,第一天的战斗就被彻底的夷为平地。在以铁原为核心的南北宽十余公里,东西长二十余公里的战场,双方平均每天发射的炮弹都在上万发左右。

        不过日军在此次作战之中,虽说针对抗联投入的兵力有限的情况之下。大的调整虽说没有进行,但是在火力上却大大的加强。不仅投入了一三七师团的全部炮兵,以及一五零师团的一半炮兵。

        还随着战斗的发展态势,先后陆续投入了朝鲜军所属近三分之一的直属炮兵,二十余门大口径榴弹炮。还第一次出动了最新式的四式二百零三毫米火箭炮,以及五式的一百五十毫米火箭炮。

        尤其是在硫磺岛作战之中与二百四十毫米榴弹炮配合,给滩头美军造成严重威胁。尽管射程有些近,但是发射装置极其简单,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四式二零三火箭炮,在铁原也一样给杜开山的攻势,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