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陈弼臣一惊,谭家宝的报价明显是溢价了不少。
谭家宝继续说道:“我的这笔投资,我希望盘古银行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我想,盘古银行立足东南亚的同时,有步骤地在香港、北美和欧洲开设分行,我们唐朝集团公司会大力支持的。另外,我唐朝银行进入东南亚地区,请陈先生也给予协助。”
陈弼臣不住地点头,他非常同意谭家宝的观点,他说:“不错,不错,我也正是这么想的。盘古银行要想壮大,就必须美国和欧洲那些地方去,而香港终究是祖国的地方,盘古银行也会更加容易得到当地人的认同,所以,我们第一步就是要到香港去开设几家分行。噢,对于唐朝银行进入东南亚国家的事情,我也会全力以赴!”
“有陈先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在合适的时候,我觉得盘古银行应该寻求上市融资,到时候,我会帮助盘古银行在香港或者美国上市。盘古银行就可以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陈先生,既然我们这样有缘,这样一拍即合,那么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的扬克尔副总裁会与你一道,共同协商合作细节,并且签署协议?”
陈弼臣感觉此行不虚,心中已经微微激动起来:“很好,我就喜欢你们这种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我想,我们一定会合作得非常愉快的。”
“银行业的市场很大,李文正先生,我想与你在印尼合资开办一家银行。同样的,这家银行也是要立足东南亚,辐射全世界!所以,这家银行的起点不能低。这家银行,我这边预计投入1亿美元,你那边筹措2000万美元,我们占有银行70的股份,你占有银行20的股份,另外的10,我另有安排。这家银行,你担任总裁,隶属唐朝银行。对于这个提议,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谭家宝看着这一群人中,最年轻的一位银行家说道。
年仅39岁的李文正是银行界的奇才,他虽然没有受过任何银行业务的专业训练,但他却具有银行家两项过人的才能——机警敏锐的市场头脑和超级推销员的本领。1960年,当时全部身家只有2000美元的李文正就筹资20万美元。他凭借自己的直觉以及做小买卖的经验断定,要使基麦克默朗银行起死回生,必须打入到其它银行还没有想到的市场中去。他用独到的眼光,相中了雅加达庞大的自行车业这块别人没开垦的处女地。他以投资人的身份,来到自行车业中,争取客户拯救了一家叫做濒临倒闭的基麦克默朗银行。接着,他又以低廉的价格,拯救了两家银行。
现在,他主理的银行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却是东南亚最生机勃勃的一家银行。谭家宝看重他的本领,他需要这个人为他冲锋陷阵,攻城拔寨。
李文正具有最清醒的头脑,他并不是那种喜形于色的人。谭家宝这样一说,他就明白他的巨大机会又来了。但是,他现在虽然主理几家银行,有着几家银行1530的股份,不过这些资产加起来也不过800万美元,他要到哪里去筹集到另外的1200多万美元呢?
他是一个勇于挑战自己的人,他认为天无绝人之路,他勇敢地接受了谭家宝的提议,他随后问道:“我们这家银行,究竟叫什么银行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