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金庸付出200万之后,在《明报》内部,沈宝新一直对金庸的“君子行为”颇有微词。但是随着《明报》的发行量节节攀升,沈宝新的这种不满情绪才慢慢得意缓解。对于多年的合作伙伴的心思,金庸自然了解。幸好唐嘲还算争气,无论是他在娱乐圈的表现,还是在方面的表现都让人刮目相看。《天劫》在《明报》连载之后,人气越来越旺。金庸顺势又在《明报晚报》上开始连载唐嘲的另一部《猫血》。经过宣传,这部硬是让《明报晚报》这份创刊不久的,发行量只有3万份的报纸迅速突破了5万份。所以,在金庸的心中,对于这个神秘的唐嘲还是佩服有加的,当他看到这个真实的唐嘲之后,唐嘲的这种“形象”怎不让他惊诧?
谭家宝笑笑说:“昨晚偶遇倪匡和古龙,他们看见我也是感觉怪怪的。于是两个人合力把我灌倒,他们的感觉就开始好了起来了。所以查先生看看有没有必要,也这么灌在下一次?”
“哈哈,难怪你遇到了那两个老顽童,不醉才是怪事了。”金庸笑得很爽朗,突然又正色说:“唐嘲,你不会是专程来找我聊天吧?”
谭家宝也正色道:“不错,我的确有事有求于先生。是这样的,我打算马上去美国开一家出版社,出版一本书,然后参加5月9日的美国书展。由于时间紧迫,我手中的人才吃紧,所以想要先生借给我两个人才,另外再请先生帮忙,介绍一位出版界的德才兼备,而且会英语的人,最好是在美国工作过的人与这位郑大士一起主持美国的出版公司的运作。”
金庸眉头一皱道:“为了一本书而去开一家出版社?看来你对你的那本《教父》是信心十足啊。”
谭家宝道:“在美国开出版社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在美国登记成立出版社与成立其它私人公司一样,手续十分简单,一般在所在州、郡或市登记后,交数十美元即可。我现在创业之初,尽量想把利润做得最大化。另外,出版业做得好也是很有钱途的,往后我还有一些图书出版。还有,我想把中国的优秀文学作品,以及传统文化通过出版书籍以及电影等手段陆陆续续向全世界推广。”
金庸点点头说:“呵呵,志向不小啊,我都想不出不支持你的理由了。”
谭家宝又说:“至于《教父》这本书,我等一下把中文版留给你,如果你认为还过得去,就可以六月份在《明报》上连载吧。”
金庸大喜道:“为什么突然又这么谦虚了?什么‘认为还过得去’?其实我看不看都无所谓了。现在在香港,你唐嘲本身就是一面金字招牌了。不过你能把中文版给我,我还是要好好感谢你!对了,你要我们报社哪两个人?”
郑大士答道:“金凯来和秦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