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维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将爱因斯坦的大脑切成1000片和240块,将它们封进了赛璐珞(硝化纤维塑料)做的方块中。在接下来的30年里,哈维带着爱因斯坦的大脑切片在中西部四处辗转,期间从未发表过任何研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研究者联系哈维,而哈维会寄给他们一两块切片,希望他们能做出一些他从未做过的研究(谁也没研究出啥不同来)。
直到1985年,哈维找到了一个神经科学家来研究它,更确切地说,是这位科学家主动找上了门。
于是,爱因斯坦去世后30年,终于有人在获得哈维的切片后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玛丽安戴亚蒙德(MarianDiamond)在《实验神经学》上发表了她的成果。她的研究指出爱因斯坦大脑神经元中的胶质细胞比普通的大脑更多。这或许意味着,爱因斯坦的脑细胞有着“更大的新陈代谢需求”——即大脑消耗的能量和所需的能量都比常人更多,也就有可能说明爱因斯坦在概念和思维能力方面超出常人。
或许,这个时候,爱因斯坦才是真正的故去了。
1997年,哈维医师已经84岁高龄,他想到自己身体再健康,也会有死的那一天,便决定把所有的大脑切片送还爱因斯坦生前工作的地方普林斯顿大学。此脑经历了43年的辗转,最终回到了爱因斯坦逝世的地方。
科学家们一直研究到现在,也没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比普通人有啥特别明显的差异,如果说有的话爱因斯坦的大脑份量比普通人还轻点!
再据说,爱因斯坦大脑左右半球的顶下叶区域异常发达比普通人的平均厚度多出一厘米这造成爱因斯坦大脑宽度超过普通人15左右(在重量比普通人大脑还小点的前提下,意识着爱因斯坦大脑的长或者是高度低于普通人多少呢?)。
而以前哈维拍下的照片表明,爱因斯坦脑组织表面的沟回结构就跟一名洗衣女工的脑组织差不多一样错综复杂!
有的地方还缺少常人大脑中的一种皱沟,该皱沟通常位于大脑皮层相邻的脑回之间一般横贯顶下叶区。不过,因为爱因斯坦是伟人嘛,所以呢,研究人员推测说缺少这一皱沟很可能会导致位于顶下叶区的神经元彼此间更容易建立起联系因而使思维更为活跃(比如说帮小女孩做作业,从而换小女孩的糖吃什么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