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玉明听完了来客的设想,先是表示这想法很好,然后长叹道:“恐怕很难通过啊,这个思想教育,也是我党建国的基石。要说学完了有多少实际用处……其实别人也提过了,而且用语更激进,说是利用课本为自己政党打宣传广告,全世界也就只有中国有这么厚的脸皮!
阿俊,你怎么看?”
“这确实就是污蔑,明明还有北高丽么!它的脸皮可比我们厚得多!”刑俊先是挺了叶玉明一句,然后说,“如果职业大学的变革有难度的话,我们可以试着推行一下职业高中的改革,如果不是为了应付高考,高中课程用不着两年就可以解决,大多数大学,我看干货也就只有一年的量,我们掺在职高三年里教着,等学生毕业时,掌握一门谋生手艺是足够了。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碰撞出更绚丽的思想火花,古人云:因材施教,只有一个教育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们都学迂了。就因为他们学的跟时代脱节了,到社会上还得重新学,所以现在招工单位都想要有工作经验的,大学学历满大街了,也不值钱了,只能往后站了。所以很多毕业生面临的问题关键是不给工作机会哪来的工作经验?
对很多上不了一流大学的年轻人来说,与其盲目选择些三流大学,还不如先上职高,然后参加点社会实践,对这个社会有了一些真实了解之后,再有针对性的上相应大学或是培训班,这样往往还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比如那位马云龙,考了三次高考才考上,上大学之前就在社会上混过一段时间,这样他对社会需要什么,自己在大学里需要学些什么做些什么更加心里有数,所以他的成就,就比一般人高得多!
而按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绝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学校教育,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在学校里重点学些什么和做些什么;等他们到社会上混个几年,明白该怎么做怎么学了,也没办法重新选择了。我们目前的大学制度,对成人再教育这方面,不但基本是一片空白,而且太不友好。虽然已经有有识之士在号召素质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了,但现在的所谓素质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另两个教育几乎一直停留在口号上,占的比例太少了,发的文凭也受歧视,往往出了本省甚至本市就没人认可了。”
叶玉明老爷们吧嗒着嘴,吱一声,把来客送来的魔方大厦自酿樱桃酒喝了一口,很满意的样子:“嗯,阿俊啊,你能有这见识,不错啦!
但是,全面发展是之前先烈们定下的基调,这也不好乱改啊。要是元老们说一句放弃爱国教育等于放弃我们这个党的生命,我这要怎么说?也没话可说,不好交待啊。”
刑俊表示:“所以才要办试点啊。
关于这个爱国教育啊,以前这个爱国教育的份量比现在重多了吧?以前不是有个女学生敢当着美国总统面喷美国社会制度不好么?后来她一有出国的机会,发现自己其实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不就果断留在外国嫁人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