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客耸耸肩:“雅雅,你到我这个年纪就明白了,中国官场啊,讲究的就是一个关系,你功夫再牛,本事再高,除非能一个人把运动员裁判员连带观众的职位全包了,否则就离不开关系两个字。
要做事,先做人,这个不承认也是不行。比如说我要做一件事,就算对国家对人民再有好处,对某人本人没好处,又怎么可能得到对方出力支持?
也不光是中国这样,其实外国竞选总统不就是比谁更能拉关系么?
那些美国私立大学怎么招生的?校里有关系的,低几十分照样进,没关系的,高几十分照样不要;不像咱这边明明更靠关系还要偷偷摸摸的,人家的关系也不是白来的,遇到学校有事儿了就得自觉出工出力,大家彼此回报,一直以来都是惯例了!”
来雅没好气地白了一眼:“对对对,就像本来两个人提的方案都可行,上司看你顺眼,给你一百分,你的方案就过了,升职加薪;看你不顺眼,给你零分,扫地出门,你上哪喊冤去?所以学会怎么给同事和上司送功劳也是一门学问,功劳一起分,将来有过错才能指望别人帮你一起扛嘛!
嘿,就怕那些老油条太滑了,太懂趋利避害了,背黑锅可以一起来,送死就你自己去了。”
刑俊却是有点惊讶:“美国私立大学这么开后门招生,就没人有意见么?”
来客一摊手:“人家大学是私立的,想招谁就招谁,经营不好倒闭了也不要国家赔,谁管得着呢?
国内的分数党可能要震撼了,其实分数这东西,怎么说呢?比如说京大、清华这种级数的学校吧,按区定名额比例录取,有的地区考生太多太强,要考到七百来分才能进;身在北京再有点关系,可能五百来分就能进了!但是!毕业后也不见得那些七百来分录进来的毕业生就一定比五百来分进的更强更有前途吧?既然这样,人家私立学校出于自身利益优先收关系户,再让关系户回报本校;这就好像咱这大学录取学生时偏向某些地区某些类型的人一点,不都是图的某方面回报么?
我一直觉得,既然说知识是精神食粮,那上大学就应该像买菜似的,出得起钱我就有资格买,教得好,你就多卖点,教得不好卖不动你就关门算了,卖家有权提价限购降价打折,但无权对买家挑三拣四拒绝服务。
咱们现在这学校经营的,说是当产业办又办得比较失败,就跟几十年前物资紧缺时候的国营商店似的,服务员鼻孔一个个都长到天上去了,对顾客爱搭不理的,你要手里没相应的粮票布票啥的,有钱也不给你提供服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