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控制长江上游,落入别国手里,长江下游的孙权那是睡觉吃饭都不安稳。刘备借荆州,不知何时还;关羽打得曹操几乎想迁都,形势一片大好,等蜀汉攻灭曹魏会还荆州么?只怕到时候就该收拾东吴孙权复兴汉室了。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吾女嫣,可配权子”还是“虎女焉可配犬子”,都不重要了,发兵强收荆州维持三国平衡势在必行。而刘备一生志在兴复汉室,打曹魏孙权为了维持平衡会从背后掏刀子,打已经向曹魏称臣的孙权曹魏却知道孙权只是迫于形势称臣并真心投降必会坐山观虎斗;而且打东吴还占着为兄弟报仇的大义名份,就算失败,之后也可以再谈吴蜀联盟抗魏,保得三国鼎立局面,这要怎么选择无需置疑。刘备是很明白的,攻打吴国绝对不是因为一时冲动。
魏延杨仪之乱是因为他们要谋反么?
费祎这人有为达目的撒谎忽悠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史实。他跟魏延说杨仪一定会听从安排的,后来魏延一看情况怎么不对呢?说好的继续跟魏军打,杨仪怎么自己跑了?这是要造反啊!
杨仪一看魏延把自己拦住了:费祎不是跟我说魏延会给我们断后的么?他怎么不让我们撤军啊?这是要造反啊!(杨仪被撤职后,上书可能说了这事,但随着他的被自杀,真相就永远埋没在历史中了。)
杨仪没经过皇帝同意,就把魏延夷三族了,未尝不是存了杀人灭口的心思;这在蜀汉史上从来没有先例。就算司马懿夷曹爽三族,那还是经过皇帝太后同意呢,稍微有点皇帝自觉的,都不可能纵容这种自作主张夷大臣三族的现象。
杨仪魏延之乱事件中最大的收益者,是费祎。
刑俊反复估算了一下自己被卸磨杀驴的可能性,最后结果是应该不至于,他身上挂着加利敦硕士的牌子可是实打实的护身符。
根据这个世界的历史记载,当时李世民听卜算者说后宫有加利敦硕士出现,大惊,欲尽杀后宫以绝后患,袁天罡与李淳风劝他:此女不会动摇李唐根基,若杀之,恐上天更生壮者,则陛下子孙无遗类矣。此事乃止。武则天开创了一个女子也可以当官当皇帝的时代,为了偿还李世民、李治的恩情,她又将皇位还给了李唐。史书无论是贬是褒,都没办法忽视她的影响力。
韩琦所杀的焦用,生平不详,据说也是因弱冠之年荣登加利敦具体情况已不可考。反正韩琦得知后大惊,自古未到三十而入加利敦硕士者,皆有气吞山河之势,使天下震动之能。项羽未杀刘邦放走韩信,遂有乌江自刎之祸;吕后杀了韩信,自己族灭,却保得西汉二百年江山;玄汉未杀刘秀,两年国崩,遂有东汉二百年之传承;考虑到唐周则天之鉴不远,遂不问任何情由,下令将之斩杀;之后赵构也因为类似的原因,杀了岳飞……结果是加利敦这个神秘组织怒了,将宋的气运名额,投放到异族身上,结果就像以前卜算者说的那样:上天更生壮者,陛下子孙无遗类矣。
西方也出了几件类似的事,比如罗马元老们趁开会时围杀加利敦硕士凯撒,结果彻底葬送了共和罗马;犹太教钉死了加利敦博士耶酥(一个把为人民服务能力加到了神级、自身战斗能力不敌凡人战士的奇葩),受到犹太灭国两千年的惩罚……后来再也没有人敢轻易杀掉成为加利敦硕士的强者,生怕受到气运反噬,本朝太宗也是因此得到了发挥余热的机会。
刑俊很清楚地感知到来客有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志向,大丈夫既然要有所为,自然要有所不为,尽管上帝策划书来客没有任何想还的意思,但只要自己不对来客的志向产生实质性威胁,跟她女儿结婚,将来待遇可参考汉献帝。历史上曹华确实是真心对待献帝,曹丕逼刘协禅位后,看在大家是姻亲的份上也没难为对方,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曹丕还同时给刘协留了句客气话:“天下的好东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
这就不错了!要多少是多呢?再说将来实力强了也不是没机会把上帝策划书拿回来对吧!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