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听说秦军断赵军后路,害怕别人的支援不尽力,亲自来到太行山南的河内,(今河南沁阳),征发了15岁以上的男子入伍,号称六十万大军,大军由太行道北上,经碗子城、天井关一线奔赴长平,以人海战术实施对赵军的总包围。秦国河内大军在秦王亲临的督促下,配合长平秦军,将赵军重重包围在以韩王山为中心的泫氏长平故关约五六十公里范围的三角地带。赵军南线部队亦被秦兵包围于大狼山地区。这样,赵军战斗力迅速削弱,无论北线、南线均不能有所作为。
如果赵王也能做出与秦王类似的举动,反包围秦军,打秦军一个里迎外合,中心开花还是有可能的!毕竟,交战地点是在赵国的地盘上!有地理距离优势!
而这时候,赵王在干什么呢?赵王还是在宫殿里稳当坐着。三天四天不知道消息这可以理解,被围四十多天啦,他就没意识到赵括被围意味着什么吗?秦国八十万来打你四十万!能不能认真重视点啊?
赵括的友军在干啥呢?在围观看热闹!为啥不拼命去断秦国的粮道呢?人都是自私的,这要是赵奢被围,同事战友关系好,这兴许就救了,赵括没给他们好处,他们凭啥拼自己命来帮赵括拿战功呢?
最后,赵括在带头冲锋突围的时候,中箭而死,他一死,赵军立即投降。
白起事后评价:断粮四十三天兵不内乱,秦军伤亡十之六七,赵括是前所未有的劲敌!
因为伤亡太大,秦军怒坑赵国的降军。如果秦国没有严重损失,秦军也就心平气和地把投降的赵军拉回国内当壮丁用了,秦王也会放手支持白起继续攻打以求一战灭亡赵国。那时候,秦王的水平就代表战国时代最强王者,谁都不是傻子!
秦史明确记载,白起说过:“秦虽胜于长平,士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秦国休养生息了一年,在没有白起的情况下,又攻赵,硬是没打过!这时赵军知道投降也要死,开始玩命了。
当时赵括的友军要是早有这股拼命劲,长平之战不会是那个结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