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趁着傍晚雪小,再次来到知青点,避开其他人,单独跟孙卫东在冰冷的灶房里,详细说了赶山小队的设想、可能遇到的艰苦、危险以及潜在的利益。
孙卫东推了推眼镜,并没有立刻拒绝或表现出畏惧,而是非常务实地问了许多细节。
具体路线怎么规划?
大概需要几天时间?
如何保证安全和应对突发情况?
账目怎么记才清晰明了?
最终的利益具体如何分配?
面对他这一连串的问题,李长青一一耐心作答,心里对这位知青组长刮目相看。
看来孙卫东不是那种只会空谈理想的书生,他有务实的一面,也有敢于挑战和冒险的精神。
最终,孙卫东沉吟片刻,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清晰而坚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