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双重身份
林晞的指尖在泛黄的纸质档案边缘划过,留下一道浅浅的灰痕。档案室特有的、混合着旧纸张、尘埃和淡淡霉味的气息几乎令人窒息。顶灯年久失修,忽明忽灭,将她和堆积如山的档案卷宗笼罩在一片不稳定的光晕里,仿佛随时会将她吞没于彻底的黑暗。
已经是第七天了。自从那个诡异的、标记着“绝密-永久封存”的黑色金属箱在她追查一桩连环失踪案时意外出现,她就再也无法安宁。箱子里没有案件卷宗,只有一份代号“净土”的模糊项目简介,以及一张被火燎过边缘的集体照片。照片上,几个穿着老式警服的人影模糊,唯独中间那个年轻女子的笑容清晰得刺眼——那是她,林晞,却又不是她记忆中的自己。照片背景里,一个不起眼的实验室门牌上,印着一个独特的符号:一个被橄榄枝环绕的、抽象的眼睛。
这个符号,像一枚烧红的烙铁,烫在了她的记忆深处,引发了一连串无法解释的“故障”。偶尔闪回的、不属于她经历过的战斗画面;对某些街道、气味突如其来的、强烈的既视感;还有,最让她不安的是,她对三年前那场让她获得嘉奖、也让她失去一位重要线人的“7·12大案”的记忆,开始变得支离破碎,细节相互矛盾。
她必须弄清楚。借着调查一桩无关的旧案的名义,她潜入了这间位于市局地下三层的、几乎被遗忘的物理档案库。电脑记录太过干净,干净得像被精心擦拭过。只有这些可能被遗漏的、沉重的纸质实体,才可能藏匿真相。
她的目标很明确:找到“7·12大案”的原始行动报告,以及所有涉及人员的档案,包括她自己的。
时间在翻动纸页的沙沙声中流逝。终于,她找到了标着“7·12”编号的档案盒。打开,里面文件的排列顺序透着一种刻意的整齐,与她记忆中结案时那种略带混乱的充实感截然不同。她快速翻阅着行动总结、证据清单、证人证言……一切似乎都对,却又哪里都不对。细节过于完美,逻辑链条顺畅得如同精心编排的剧本。
她的心跳开始加速。她跳过这些,直接寻找核心——人事归档部分。她找到了当时专案组所有成员的警员编号及档案索引。队长老刘,副队大周,技术小李……她的手指顺着名单往下,找到了“林晞”两个字。
后面跟着的警徽编号,是0378。
一个她烂熟于心的号码。从警校毕业那天起,这个数字就和她融为一体,刻在她的警徽上,印在她的每一份文件上。
可是……等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