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杨峰。如果有人在听这个,那我可能已经遭遇不测。我发现了‘涅磐’计划的痕迹。他们不仅在收集知识,他们在构建某种东西——一个集中式的意识库。陈文斌教授是关键,他的神经桥接技术能够实现生物记忆与数字存储的稳定转换...”
“今天又见到了那个符号。圆内的三角网络,代表连接,代表统一,也代表控制。他们在各个层面都有渗透,甚至连特别案件调查部内部都可能...”
“林晞是对的,每一次‘’都会留下痕迹。不只是对者,对被的对象也是如此。那些记忆...它们会改变你,会在你的意识中留下印记。但她不知道的是,那些被强行抽取的记忆...它们会留下一种特殊的共振,一种只有特定感官才能探测到的‘回响’...”
音频到这里突然中断。
林晞的脸色变得苍白。“他从未告诉我这些。他只是提醒我要小心使用我的...能力。”
郑锐关闭了音频,调出另一组文件——一系列科学家的档案,每个人的照片上都印着“已故”的印章,旁边标注着他们的专业领域和死亡情况。陈文斌教授的名字在最下方,日期赫然是两天前。
“一个集中式的意识库,”郑锐低声重复,“如果他们真的在收集最杰出头脑中的知识和记忆,目的是什么?又是谁在背后主导这一切?”
林晞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工作台面,那是她思考时的习惯动作。“陈教授一直在研究人类记忆的数字编码与存储。去年他发表了一篇引起争议的论文,提出理论上可以将一个人的全部记忆和意识‘上传’到特定载体中。当时学界对此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那是科幻般的幻想。”
“但如果那不是幻想呢?”郑锐接口,“如果有人找到了实现的方法,但不是通过自愿上传,而是强行抽取...”
他的话被一阵轻微的嗡嗡声打断。不是来自窗外,而是来自工作台本身。林晞迅速转向她的设备——一系列精密的传感器和显示器,此刻正闪烁着异常的光芒。
“有什么东西在激活,”她低声说,手指在控制面板上快速滑动,“是记忆共振...陈教授的记忆残留正在与某个来源产生共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