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不断的评价。
“凡哥,我好像记得东吴鲁肃也有一篇像隆中对一样的策略?”
“是的,那叫榻上策。”
陈凡点头:“相比之隆中对,榻上策比之隆中对早了8年。总体来说,榻上策稍稍不如隆中对。”
在对隆中对进行解释了一翻,陈凡继续说道:“有了诸葛亮的加盟,让刘备拥有了雄心壮志。不过,毕竟刘备实力还很弱小。在投奔刘表七年之后,曹操那一边也休养生息,准备南征。而此时,刘表去世,并立他的次子为世子。但这位世子一看曹操来袭,直接就投降了。”
“走投无路之迹,诸葛亮便劝说刘备,可以和东吴联手。刘备认为孔明说的有道理,但又担心东吴并不想与他联手。于是诸葛亮便说,他将前往东吴劝说孙权。”
接着这一幕,便是三国演义里面非常知名的诸葛亮舌战群儒了。
“凡哥,接下来就是刘备与孙权联手,进行赤壁大战吗?”
“对。”
陈凡点头:“是的,此前我们讲过赤壁之战。不过,此前讲的赤壁之战,只是粗浅版本。真正的赤壁之战,从开始,到联手,再到结束,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斗争。比如,当时东吴方面对于曹操来攻,一时都非常紧张。甚至东吴那边不少谋士都认为打不过曹操,应该投降。所以,孔明这一去,不但要救刘备,而且还要说服东吴,与刘备联手共抗曹操。”
“孔明前往东吴之时,是鲁肃接待他的。相对于其他人来说,鲁肃虽然主战,但此时他也没有说服其他的大臣。见到孔明前来,鲁肃就叮嘱孔明,说,到时候你一定不要说曹操人多。孔明却说道,我自有分寸。随即鲁肃便带着孔明与东吴一众大臣见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