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是递交了退学申请。校长把他叫到办公室,劝了他整整一下午,说“你再等三个月,高考结束再找他也不迟”,可顾怆摇了摇头,说“我怕他回来找不到我”。
退学手续办下来那天,顾怆背着书包走出学校,没有回家,而是去了琴屿路。他坐在海边的礁石上,从下午一直等到晚上,手里拿着许悠悠的笔记本,一页一页地翻。海浪拍着礁石,发出巨大的声响,他对着海面大喊:“许悠悠!我退学了,我在等你,你快回来好不好?我们约定好要一起考大学,一起看海,你不能说话不算数!”
风从耳边吹过,带着夜晚的凉意,却没有任何回应。他从书包里拿出那盒薄荷糖,拆开一颗放进嘴里,清凉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却让眼泪更汹涌了。他想起许悠悠以前总说“薄荷糖能让人清醒”,可他现在却越来越不清醒,满脑子都是许悠悠的影子。
“想你的时候,你会出现吗?”顾怆对着海面,声音带着哭腔,“我放弃了高考,放弃了未来,只为等你回来,你到底在哪?你快出现啊……”
夜色渐深,海面上的灯光渐渐模糊。顾怆抱着许悠悠的笔记本,坐在礁石上,像个迷路的孩子。他知道,他可能赌错了,许悠悠可能永远不会回来了,可他还是不愿意放弃——他怕自己一离开,许悠悠就会回来,怕自己错过和许悠悠重逢的机会。
他从口袋里掏出那串蓝色的贝壳手链,戴在自己手腕上,又把许悠悠的笔记本抱在胸口,对着海面轻声说:“许悠悠,我会一直在这里等你,等你回来,等我们一起完成那些没完成的约定,等你再问我一次‘想你的时候,你会出现吗’,这次我一定会告诉你,‘我一直在’。”
海浪轻轻拍着礁石,像是在回应他的话,又像是在诉说着一份固执而孤独的等待。顾怆知道,这条路很难走,可能永远没有结果,但他还是会走下去——因为他和许悠悠约定过,因为他还在期待着,那个温温柔柔的人,会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笑着对他说“顾怆,我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写顾怆和许悠悠的故事时,我总在深夜对着电脑屏幕发呆,手指悬在键盘上,迟迟不敢落下。因为这个故事里藏着太多“未完成”——未说出口的谢谢、未送出的贺卡、未实现的看海约定,还有那句永远没机会再说的“我其实很在意你”。这些“未完成”像一根细细的线,牵着我,也牵着故事里的顾怆,让我们都在回忆里反复停留。
最初构思这个故事时,我没想过让顾怆走到“退学”这一步。我原本设想的情节是,他带着对许悠悠的思念参加高考,考上他们约定好的大学,在南方的海边偶尔想起那个递薄荷糖的同桌,把遗憾藏在心里,继续往前走。可写着写着,我发现我“控制”不了顾怆了——这个在高三课堂上总被许悠悠用铅笔戳手背的男生,这个把许悠悠递来的草莓糖随手塞进抽屉的男生,这个在许悠悠离开后才后知后觉发现草稿纸上写满自己名字的男生,他怎么可能甘心带着遗憾走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