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争取
次日天刚亮,露水还挂在晒谷场的草叶上,村民们就陆续来了。有五户人家一早就凑在角落,孙李氏站在最前面,叉着腰跟旁边的人念叨:“凭啥拿油茶林的收成给学堂?那林子是全村人的,凭啥偏给那些念书的娃占了便宜?”
她儿子孙大虎蹲在地上,闷头不吭声。旁边的王老五接话:“就是,我家俩小子都下地了,不念书,凭啥要分走我家那份?”这话说到了另外三户的心坎里,几人连连点头,眼里满是不忿。
林茂踩着晨露走来,手里攥着个账本——那是历年油茶林的收成记录。他往场中央一站,咳嗽两声:“都到齐了?那咱就说说油茶林的事。前日说了,今年留一半收成给学堂买笔墨,同意的举个手。另外说清楚,不同意的,到时候把属于你们那一份会发给你们。往后你们家里的娃要是想上学,笔墨纸砚就得自备,学堂的公账可不再管。”
话音刚落,大部分人都抬起了手。狗子娘举得最利索,她瞅着孙李氏那边,撇撇嘴:“自家娃能念书,拿点茶油换笔墨,值当!”栓柱也跟着举手,他昨儿刚给学堂编了个新竹筐,想着娃能认字,以后就不用像他这样连尺寸都分不清。
人群里,周桂花悄无声地举起了手。她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身后跟着她的傻妹妹周兰花。周兰花手里攥着根布条,眼神呆呆的,看见人多就往姐姐身后缩。
不止周桂花,没成婚的陈武也举了手,他挠了挠头,粗声粗气地说:“以后总要成家有娃,先垫着。”李木匠家的孙子才两岁,他婆娘抱着,也跟着举了手:“早作打算,娃大了正好用得上。”还有几家娃已经过了上学年纪的,也纷纷举手,想着村里娃多认点字,总归是好的。
这举动让不少人愣住了。尤其是周桂花,她是村里的老姑娘,一辈子没嫁人,就守着傻妹妹过活,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跟谁都少搭话。村民们看她们姐妹俩总带着点异样——有人说周桂花傻,放着好人家不嫁,偏要养个累赘。也有人说周兰花是个拖累,让姐姐一辈子抬不起头。她们俩从不掺和村里的事,今儿却主动举手,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周大娘,你咋也举了?”有个年轻媳妇忍不住问,“你家又没娃要上学……”
周桂花没看她,只望着远处的油茶林,声音低哑:“娃们念书是好事。”她手里的篮子晃了晃,里面装着刚摘的野菜,沾着新鲜的泥土。
孙李氏嗤笑一声:“装啥好人?自家日子过得紧巴,还替别人操心?怕不是想跟着沾光?”
这话像根刺,扎得周围人都静了。周桂花的脸僵了僵,握着篮子的手指紧了紧,骨节泛白,却没回嘴。她妹妹周兰花似乎察觉到气氛不对,拽着姐姐的衣角,小声嘟囔:“姐,回家……”
林茂瞪了孙李氏一眼,沉声道:“少说两句!桂花愿意为学堂出力,是好事!”他清了清嗓子,数了数举手的人,“除了这五户,剩下的都同意。那就这么定了,油茶林的事,由鹿鸣盯着,收了茶油先过秤,一半入公账,一半按户头分。那五户的份额,到时候单独拎出来给你们分了。”
第38章争取
见已有定论,周桂花牵着妹妹率先离开了。路过油茶林时,周兰花突然指着树上的白花笑起来:“姐,花……好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