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往前走,街面渐渐窄了些,转进一条巷口,就闻到了药材的味道。巷口有家“淮春堂”药铺,铺子的门板是半旧的杉木,上面贴着张发黄的纸张,写着“淮山药、芡实、茯苓”,都是淮水沿岸特有的。
药铺老板正坐在柜台后,用戥子称药材,见白未晞进来,抬起头,脸上带着点温和的笑:“姑娘是抓药?”
“白未晞走到柜台前,目光落在柜台上尚在整理的药材筐里,淮山药是切片晒的,颜色偏白。芡实是圆的,带着点浅褐色的壳。“来二十斤淮山药。”
“好嘞,五百文一斤!”药铺老板说着,见白未晞没反对,连忙称好斤并用粗纸包好。随即还帮忙放到马车上。
“姑娘这是要远行?”掌柜的看到马车里的东西后问道。
“嗯。”白未晞将银子递过去。
掌柜的接过银子后热心道:“出了城门这段路刚疏完水,有的地段还在补桥,你要是不急,最好在寿春多歇一日,明日一早再走,城里有间‘淮上客栈’,院子大,能拴马。”
白未晞点了点头。走出药铺巷子时,几个妇人提着竹篮走了过来,篮子里装着刚买茭白,边走边说着话,口音里带着淮西的腔调,尾音拖得很长。
按照药铺老板所言,她赶着马车往“淮上客栈”走。客栈在城中的西北角,院子果然大,门口拴着几匹骡马,一个穿着短褂的伙计正拿着扫帚扫院子,见她进来,连忙迎上来:“姑娘住店?院里有干净的马厩,车厢要是怕潮,能挪到屋檐下。”
“住店。”白未晞跟着伙计把马车赶到屋檐下,伙计帮着把老马牵进马厩,又拎来一桶清水:“这马看着累了,多给它喝点,咱寿春的水甜,比道上的泥水养马。”
她坐在客栈院子的石凳上,看着伙计忙前忙后,又抬头望了望寿春的天,比金陵的天低些,云层厚,带着点淮水的潮气,却不像道上那样闷。
远处的街上传来货郎的陶哨声,还有妇人的吆喝声,混着马厩里老马的响鼻声。
晚饭时,客栈伙计端来一碗麦饼和一锅淮鱼汤。麦饼是用新收的麦子磨的面,咬一口带着点香甜。鱼汤是用淮水里的小杂鱼熬的,汤白,撒了点葱花,鲜得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小小书屋;https://www.xxs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