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深吸一口气,看向依旧安静立在原地的白未晞,目光复杂。这个女子,一次又一次地用她超乎常人的冷静和洞察力,推进着案件的进展。
“多谢姑娘。”
白未晞只是微微颔首,并未多言,仿佛刚才只是说了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她转身,背着她的竹筐,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签押房,融入了外面沉沉的夜色之中。
韩熙载看着她离去的方向,心中的波澜却久久未平。真凶的形象,在这一刻逐渐清晰起来,一个隐藏在金陵城繁华街市某家不起眼店铺或工坊内,借着职务之便,精心编织着“风雅”陷阱,内心却扭曲阴暗的“伙计”。
他不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雅士”,而是一个可能就在他们日常视线之内,却一直被忽略的“身边人”。
第172章落网
案件的侦查,终于突破了最关键的一层迷雾,朝着那个隐藏在市井烟火深处的阴影,直扑而去。
韩熙载调整侦查方向后,效率惊人。府衙差役不再盯着那些气派的店铺门脸,而是深入后坊、库房,与那些平日里不起眼的工匠、学徒、伙计们“闲聊”。很快,几条线索浮出水面,如同溪流汇入江河,最终指向了一个地方,位于城西的“松烟阁”。
这“松烟阁”并非显赫大铺,而是一家世代经营、以制作上等墨为主的老字号工坊。因其墨品优良,颇受一些文人雅士青睐,。差役回报,工坊内有一名年轻伙计,名叫吴远。约莫二十五六岁,面容清秀甚至带点文弱,平日里沉默寡言,但手艺极好,尤其擅长修复古墨、仿制名砚。更重要的是,此人曾因“行为不端”被其他工坊辞退。
“查!”韩熙载目光锐利,“重点查这个吴远!他经手过哪些货物?与几名死者是否有过接触?近期行踪如何?”
更深入的调查带来了突破性的发现:
书生张骏那本绫面《昭明文选》所用的特殊纸张,正是“松烟阁”去年为一位致仕官员定制书籍时多备下的余料,由吴远经手登记入库,后报称“受潮损毁”。
戏子柳含烟那件墨竹箭袖上的绣线,与“松烟阁”定制包装礼盒所用的绣线材质、染色完全一致,而负责与外间绣娘接洽的,正是吴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