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非常自由,管理层基本没出现,活动主力是出版社工作人员与各位作者。
另外三大出版社举办的比赛是从已出版的书籍里择优,所以能受邀到场的作者们,手里多少都有出版过的书。
他们也就是“作家交流会”的主力了。
“即将出版”的这几位小众推理圈的新兴作家,自然是比较难以插进话题。
刚吃过苦头的李颜竟然有点享受这种站着如喽啰的体验,躲在侃侃而谈的大佬旁边了解出版相关知识,潜心观展。
但他忽略了自己还有年龄光环的存在——实在是太容易被注意了。
很快,又是好奇的一些作者围了上来,又一次给李颜带来了潮水般的问题。
那年十四,展览会场,站着如明星。
散文、诗歌、纪实文学,这些人的名字放到新北图书馆的某个沙龙,那都能算是高级嘉宾。
而这些人正高频率地输出着以下词汇: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要是我儿子”、“后生可畏”、“未来是你的”等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