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颜甚至动过让别人帮忙找伏笔的念头,找了半天发现只有李若飞比较合适,结果李若飞看了前二十章,整理出来四个可能对后续剧情有影响的“坑”。
而李颜自己看的结果,是三十二个。
很多地方对于读者来说,不算什么伏笔,读者只会注意到契科夫的手枪,注意不到后边的一些呼应。
这只是作者与读者视角不同导致的结果。
所以,他只能自己看一遍,然后记录一些可能的“坑”,再去串联起来。
这事只干了一个下午,李颜就遭不住了。
没有灵魂,这么做还不如不填坑。
当初精妙的巧思,变成了机械式的交代,写出来冗长无趣,根本没有他想要的震撼人心的体验。
简直就像打了标签告诉读者,“这里呼应的是XX哦!我厉害吧?”
不过,他的苦恼在智力提升的这一刻,解决了。
同样是加载这个游戏,之前李颜的大脑只够支撑片区式的加载,主角行动了就是这一块片区的NPC在活动,其他片区停滞,所以他还要捋时间轴,把主要精力都摆在了“怎么变得合理”上边,高潮能精彩就有鬼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