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展示了自己晚自习默写的手稿,笔锋有力,颇具气势——李若飞是个书法高手,但很神奇的是他语文考试的字却不甚出彩。
按他的说法,写书法是写书法,跟平时写字是两回事。
平时写字只要字形对了,主要讲究效率。
这让把语文试卷当书法练习纸的李颜不敢搭话。
“这首《青玉案·元夕》,乍一看是讲元宵佳节,‘我’在人海中寻找一位意中人的故事。但作者是辛弃疾,塑造这么一个站在‘灯火阑珊处’的孤高女子作为‘意中人’,实际寄托着他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很流畅,就像答语文题。
林恒眉头紧皱,表情微妙。
“所以,我倾向于用热闹的、大气磅礴的音乐唱上阙,再一转悠长低沉的音乐唱下阙,把辛弃疾那报国无门的一腔激情、不欲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唱出来。”
梁天成看起来听得有些激动,但李颜跟林恒都不为所动。
“若飞,我不觉得这样好。”林恒道,“你说的,是结合历史实际跟词人特点做的解析,是语文层面的赏析。但我们唱出来的话,词面的意象还是很重要的。”
“你是说,上阙对元宵节热闹场面的描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