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颜。”
“他还有无人机,自动驾驶,人工智能……”黄国晖说道,“你再想想,他用了多长时间完成操作系统与光刻机的突破?再给他一点时间,他能不能直接从底层完成一次华夏工业体系大升级?”
任江峰汗流浃背了。
“2000块的蛟龙手机在国际上多受欢迎,我们都看在眼里。”宋淳发言,“低价高性能的产品,就是会对其他产品造成毁灭性打击。届时我们对外输出物美价廉的智能化产品——你甚至可以展望,这些产品放在世界层面都是领先的,会对国外的产品带来多大影响?”
“民用无人机领域,我们已经领先了。”黄国晖补充,“到时候,我们就不是接受国外那一套技术逻辑,而是让国外接受我们的技术逻辑。这些影响,放到国家层面都是值得好好探讨的。”
沉默,新北两位领导一直在平复心情。
黄国晖手里的烟抽完了,烟头丢在带有浅浅一层水的烟灰缸里,“这些,都还在假设李颜暂时弄不出来极紫外光刻机。但……如果他能呢?敌人视为重大威胁的存在,便是我们的致胜武器啊!”
掷地有声。
“你们无法想象李颜在领导们眼里的分量。”
这句话可太重了……重到李明根本接不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