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琸点点头,打开锦盒,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几块和田玉。他拿起一块白色的玉料,递给罗曜:“罗郎中,您请看,这是我们从和田玉矿直接采购的羊脂玉,白如凝脂,触手生温,质地非常细腻。用来制作祭祀用的礼器,再合适不过了。”
罗曜接过玉料,放在手心仔细端详。他的指尖划过玉料的表面,感受着玉料的温润,又对着光看了看,见玉料通透,没有丝毫杂质,不由点了点头。
“这羊脂玉确实不错,质地细腻,颜色也纯正。不过,祭祀用的礼器对玉料的要求很高,不仅要质地好,还要寓意吉祥。不知公子这玉料,有没有经过钦天监的鉴定?”
赵玉琸早有准备,笑着道:“罗郎中放心,这玉料我们已经请龟兹的玉匠鉴定过了,都是上等的好料。若是罗郎中觉得可行,我们可以将玉料送到钦天监,让钦天监的大人再鉴定一番。”
罗曜放下玉料,目光落在赵玉琸身上:“公子倒是考虑周全。不过,内库采购礼器,不仅要看玉料的质地,还要看价格。不知公子这羊脂玉,一斤要多少钱?”
赵玉琸心里早有盘算,他知道内库采购讲究性价比,若是价格太高,肯定不会被选中。
他沉吟了片刻,道:“罗郎中,我们这羊脂玉是从和田玉矿直接采购的,没有经过中间商,价格肯定比市面上的便宜。市面上的羊脂玉一斤要二十两银子,我们只卖十五两银子。若是内库采购的数量多,我们还可以再便宜些。”
十二市探
罗曜闻言眉头微微皱了皱:“十五两银子一斤?公子这价格,确实比市面上便宜,不过,我听说有些商户的羊脂玉,一斤只要十二两银子。公子这价格,是不是还有下降的空间?”
赵玉琸心里清楚,罗曜说的十二两银子一斤的羊脂玉,肯定是质地不好的次品,对此赵玉琸并未立刻给出答复。
罗曜继续说道:“不瞒公子,上月江南皇商进贡的玉料,钦天监批注‘色浊质疏’,正因如此,内库才急需寻访新源。”,他抬眼直视赵玉琸,“公子若诚心做这笔生意,当知朝廷采买最重‘价廉物美’四字。”
赵玉琸不动声色地拿起另一块玉料,递给罗曜:“罗郎中,您看这块玉料,这是市面上十二两银子一斤的羊脂玉,您对比一下,就知道我们的玉料质地要好得多。我们的玉料颜色纯正,没有杂质,而这块玉料颜色有些发灰,里面还有些细小的杂质。用这样的玉料制作祭祀用的礼器,恐怕不太合适。”
罗曜接过两块玉料,对比着看了看,果然如赵玉琸所说,十二两银子一斤的玉料质地确实差了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