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名为《履历比不过关系?我所经历的青禾村“暗箱操作”招聘!》的帖子,在某个知名的学者论坛上,被迅速顶到了首页。
发帖人自称是本次招聘的应聘者之一。
他在帖子里,以一种极度委屈和悲愤的语气,详细罗列了自己光鲜亮丽的履历——
年纪轻轻便斩获数个国家级教学奖项,发表过多篇核心期刊论文,是业内公认的后起之秀。
然后,他话锋一转,将自己的履历,与公示名单上的一位拟聘用教师进行对比。
字里行间,都在暗示对方的学术成就和业界名气远不如自己。
“……我并非质疑这位老师的能力,我只是不明白,青禾村的选拔标准究竟是什么?”
“我满怀着对教育的热忱,对青禾村的向往,递交了我的申请。”
“我以为,这是一个只看能力,不看背景的纯粹之地,但结果,让我感到深深的失望和困惑。”
“或许,是我太天真了。原来所谓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终究也敌不过关系二字。”
这篇帖子写得极其高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