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 > 都市言情 > 都市言情 > > 第六章古玩市场初摆摊(三) (2 / 8)
        第一天,他帮木碗摊主刻了十个木碗,赚了五十个铜子,比拍照生意好多了。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门能长久做下去的手艺,不用依赖手机的电量。

        林深开始调整自己的营生。白天,他上午摆摊拍照,下午帮人刻写简单的符文——主要是“坚固”、“清洁”、“保鲜”这几种实用的,每个收三到五个铜子不等。晚上,他就跟着周先生学更多符文,同时研究那些刻着蚀纹的铜环和铁片。

        他发现,蚀纹和符文虽然相似,但似乎属于不同的体系。符文更规整,有明确的含义和用法,而蚀纹更随意,像是自然形成的,却又隐隐透着某种规律。他试着把蚀纹和符文对比,发现有几个蚀纹的片段,和“风”、“山”、“动”等符文的简化版很像。

        “周先生,您知道蚀纹和符文的关系吗?”这天学完符文,林深忍不住问。

        周先生放下手里的算盘,沉吟了一会儿:“据说符文是上古时期传下来的,而蚀纹比符文更古老,是山民和野兽沟通的符号。有人说,符文就是从蚀纹演变来的,但没什么证据。怎么突然问这个?”

        “就是好奇。”林深含糊道。他不想让周先生知道自己在研究蚀纹,毕竟这可能和穿越有关,是他最大的秘密。

        周先生没再追问,只是提醒他:“蚀纹牵扯到一些古老的部族,那些人脾气古怪,最好别轻易招惹。”

        林深点点头,心里却没打算放弃。他用赚来的铜子,又去鬼市淘了几次,陆续买到了几块刻有蚀纹的碎片,有铜的,有骨的,还有一块像是某种玉石的。他把这些碎片的纹路都拍下来,存在手机里,慢慢拼凑。

        随着刻符文的生意越来越好,林深在西街渐渐有了点名气。大家都知道那个穿着奇怪衣服的异乡人,不仅有能存影子的匣子,还会刻一种能让东西变好用的“神符”。来找他刻符文的人越来越多,从最初的木碗、陶罐,到后来的刀剑鞘、马鞍,甚至有人让他在衣服上绣符文——当然,他不会绣,只能拒绝。

        为了提高效率,林深开始琢磨改良刻写工具。他发现用兽骨刻刀在金属上刻符文很费劲,便找到西街的铁匠,让他帮忙打了一套更小、更锋利的金属刻刀,花了他两个银角——这几乎是他所有的积蓄,但事实证明很值,新刻刀让他刻写的速度快了一倍。

        他还发现,在刻好的符文上涂上一点动物油脂,似乎能让符文的效果更明显。这个发现是偶然的——有一次他刻完符文,手上沾了点烤串的油,蹭到了符文上,结果那个木碗的坚固程度比平时好上不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